地名:石坑村 | 隸屬:新江鄉 |
區劃代碼:360827205203 | 代碼前6位:360827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D |
長途區號:0796 | 郵政編碼:34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基本介紹:
石坑村地處新江北部,東靠雙橋潭溪村、本鄉范背村;南鄰三聯村、西北與泰和碧溪、橋頭接壤,全村人口576人,147戶,外出務工、經商150人,分上、下居兩個自然村,六個村民小組,山林面積16000畝,其中責任山13000畝,自留山3000畝,水田370畝,退耕還林80畝。
石坑村以杉木為主要產業支柱,糧食共能自給,林業經營模式“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獨特經營模式,是中國林改的“小崗村”,林業經濟發達,但杉木生長周期在20年以上,目前面臨產業致富的瓶頸,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準備計劃全面實現產業轉型—發展鄉村森林旅游。
石坑村是首屆全國生態文化村,也是國家級生態村,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石坑村榜上有名。
2009年,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石坑村2009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新江鄉第六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社溪農會,1952年為社溪鄉第二代表區,1955年合作劃時為石坑初級社,1956年為新江鄉石坑高級社;公社化時為新江公社石坑大隊;1958年成立新江公社石坑大隊。
1959年春劃分為石坑耕作區,當年冬夏為石坑大隊;1969年并入三聯大隊。
1981年分開,復用原名,1984年撤銷石坑大隊,改稱石坑村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石坑村附近有桃源梯田景區、江西湯湖溫泉度假村、白水仙風景區、石坑景區、遂川縣工農兵政府舊址、遂川南風面景區等旅游景點,有狗牯腦茶、遂川金桔、遂川板鴨、遂川藤編、遂川黑摺扇、五百里井岡茶油等特產,有遂川狗牯腦茶的制作技藝、遂川珊田架花制作技藝、遂川九腔十番、遂川龍泉碼測樹、遂川五龍下海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