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興鎮 | 隸屬:萬載縣 |
區劃代碼:360922106 | 代碼前6位:360922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C |
長途區號:0795 | 郵政編碼:336000 |
轄區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28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0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三興街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三興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此地有一丘田打三百擔谷子,意味興旺發達,故名“三興”。…[詳細] |
三興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因此地有一丘田打三百擔谷子,意味興旺發達,故名“三興”。…[詳細] |
湖源村 | ~201 | 村莊 | 古時有一湖泊,不管下多大雨還是干旱時期,都能復原,保持湖泊水量,人民取名湖源。…[詳細] |
花塘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南宋淳祐年間,韓式袁州遷入定居建村,因在野花遍地的小溪岸上建居,取名花溪,后因村前良田被洪水沖成水宕,改名花塘。…[詳細] |
萬歲村 | ~203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三興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三興區赤武、萬歲2個鄉,1956年并為萬歲鄉。1958年3個大隊,屬東風公社。1961年屬三興…[詳細] |
沙潭村 | ~204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三興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三興區赤武、萬歲2個鄉,1956年并歸萬歲鄉。1958年設4個大隊,屬東風公社。1961年屬三…[詳細] |
石蛇村 | ~205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三興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羅城區新杭。赤武2個鄉,1956年新杭并麻田鄉,赤武并萬歲鄉。1958年成立東風公社時設石蛇大…[詳細] |
杭橋村 | ~206 | 村莊 | 游氏由羅城遷入,取其名為杭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盧洲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羅城區新杭鄉,1956年并入麻田鄉。1958年成立東風人民公社時…[詳細] |
紅旗村 | ~207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盧洲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羅城區新園、新花2鄉。1956年改屬麻田鄉。1958年成立東風公社時,設紅旗、勝利、清涌3個大…[詳細] |
鬧坪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三興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三興區復源鄉,1956年并入三興鄉。1958年成立東風公社時,設2個大隊。1961年東風公社撤…[詳細] |
漕源村 | ~209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茭湖、三興2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三興區漕源鄉,1956年并入三興鄉。1958年成立3個大隊,屬東風公社。1961年屬三…[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南宋初,鄔氏遷居此地,開發大片土地,其中一丘有三百把,取名三百丘。明朝洪武年間,禮裕鄉遷此,后漸成街市。1921年更名為三興,因范圍內地理實體及美好寓意得名。
基本介紹:
三興鎮位于縣境東部,北高南低,屬半山半丘陵地,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79個村民小組,7954戶,總人口3萬人,總面積114.36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三興街,距縣城13公里。三興鎮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昌栗高速、銅萬高速和 220國道穿境而過,是縣城北面的交通樞紐。三興是全縣產業發展主戰場,是國家級現代(有機)農業示范區核心區和健康產業園、高新產業園所在地。為全縣唯一一個全國衛生鎮創建鄉鎮、全省十佳魅力鄉鎮、省級文明鄉鎮。2017年8月成功入選創建全省第一批44個特色小鎮,11月成為全市第一批7個特色小鎮之一。
三興歷史悠久,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南宋初期,鄔氏遷居此地,開發大片土地,其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江西省第三批生態園林城鎮名單公布,三興鎮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三興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7年7月,三興鎮榮獲第八屆“江西魅力鄉鎮十強”殊榮。
2012年7月,江西省環境保護廳授予三興鎮第五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
文化旅游:
萬載萬歲橋位于萬載縣三興鎮萬歲村,年代為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2023年12月,被公布為宜春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西以橋面邊緣為界向外延伸10米;南、北以橋基為界向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三興鄉,曾屬第四區。
1949年屬三興區禮裕鄉。
1956年撤區,并為三興、萬歲2個鄉,屬三興鄉。
1958年與羅城合并成立東風人民公社,1961年撤銷東風人民公社,分別成立三興人民公社、羅城人民公社,三興人民公社設24個大隊,1968年調整為10個大隊。
1984年改稱三興鄉。
2000年2月撤鄉設鎮,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