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橋鎮 | 隸屬:湘東區 |
區劃代碼:360313107 | 代碼前6位:360313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J |
長途區號:0799 | 郵政編碼:337000 |
轄區面積:約130.7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21萬人 |
人口密度:約169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東橋村 | |
下轄地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東橋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因處草市之東,村內有石橋,故名。1948年屬萍鄉縣昌源鄉第一保。土改時為東橋區東橋鄉東橋村、灣溪村、1956年合作社時為東橋鄉東方紅、南崗高級社。19…[詳細] |
五峰村 | ~201 | 村莊 | 因境內有五峰山,故名。1948年屬萍鄉縣昌源鄉第四保。1949年屬東橋區坑背鄉,1956年合作社時名五峰高級社。1958年屬東橋公社五峰大隊。1959…[詳細] |
鳧田村 | ~202 | 村莊 | 1948年屬萍鄉縣昌源鄉十三保。1949年屬東橋區鳧田鄉,1956年合作社時為鳧田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東橋公社鳧田大隊,1968年與黃泥湖大…[詳細] |
中院村 | ~203 | 村莊 | 1948年屬萍鄉縣昌源鄉第三保。1950年土改時為東橋鄉大路里鄉中院村。1956年由四個初級社并為上、下中院兩個高級社。1958年屬東橋公社中院大隊。…[詳細] |
蘭臺村 | ~204 | 村莊 | 1948年屬萍鄉縣昌源鄉第七保,土改時為山田鄉蘭臺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由4個初級社合并為蘭臺高級社。1958年屬東橋公社蘭臺大隊。1968年與中院…[詳細] |
黃泥湖村 | ~205 | 村莊 | 1948年屬萍鄉縣昌源鄉第八保。1949年屬東橋區鳧田鄉,1956年合作社時為黃泥湖,山塘埠兩個高級社。1958年為沿塘公社,黃泥湖管理區。1968年…[詳細] |
鴨路村 | ~206 | 村莊 | 鴨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南岸村 | ~207 | 村莊 | 清光緒年間鄧南山由沿塘遷此,建祖祠于河南岸,故名。…[詳細] |
茶紅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1964年因該片生產比較出色,是鎮的一面紅旗,故名為“茶紅村”。…[詳細] |
長塘村 | ~209 | 村莊 | 1948年屬萍鄉縣昌源鄉十二保,1949年屬東橋區沿塘鄉。1955年轉為沿塘高級社。1958年為東橋公社沿塘大隊。1962年屬沿塘公社,1964年仍屬…[詳細] |
江邊村 | ~210 | 村莊 | 1948年屬萍鄉縣昌源鄉十二保。1949年屬東橋區沿塘鄉。1955年轉為江邊初級社。1956年并為沿塘高級社。1958年為東橋公社沿塘大隊。1962年…[詳細] |
草市村 | ~211 | 村莊 | 1948年屬萍鄉縣昌源鄉一保。1949年屬東橋區草市鄉,1956年合作社時為草市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東橋公社東方紅大隊。1972年分開為草…[詳細] |
楊源村 | ~212 | 村莊 | 1948年屬萍鄉縣昌源鄉十保。1949年屬東橋區東橋鄉楊源村,1956年合作社時為草市鄉楊源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東橋公社東方紅大隊。197…[詳細] |
邊山村 | ~213 | 村莊 | 因地處邊山腳下,故名。1948年屬萍鄉縣昌源鄉第七保。1949年屬東橋區界頭鄉邊山村。1958年屬東橋公社邊山管理區。1966年與灣里合并為邊山大隊。…[詳細] |
厚田村 | ~214 | 村莊 | 因境內田地多,土地肥沃而命名。1948年屬萍鄉縣昌源鄉第九保。1949年屬東橋區界頭鄉,1956年合作社時為厚田等3個初級社,后合并為第八高級社。19…[詳細] |
界頭村 | ~215 | 村莊 | 因位于“界頭”村,故名。1948年屬萍鄉縣昌源鄉第九保。1949年屬東橋區界頭鄉界頭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分界頭、雙江、香株三個高級社。1962年屬…[詳細] |
坑背村 | ~216 | 村莊 | 因境內地形,坑背片村而得名。1948年屬萍鄉縣昌源鄉,1949年屬東橋區坑背鄉。1956年初級社時分第四、十一、十二等五個初級社。1957年合并為坑背…[詳細] |
小坑村 | ~217 | 村莊 | 1948年屬萍鄉縣昌源鄉第六保。1949年屬東橋區坑背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小坑初級社,后并為鴨路高級社。1958年劃歸官陂公社墾殖場。1959年…[詳細] |
地名由來:
駐地村落處草市之東,并有石橋,故名。
基本介紹:
萍鄉市湘東區轄鎮。1949年置東橋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5年改鎮。位于區境西南部,鎮府駐東橋村,距區府25公里。西與湖南醴陵市和攸縣交界。面積127平方公里,人口3.4萬。陳(家塘)廣(寒寨)、東(橋)鳧(田)、東(橋)界(頭)公路過境。草水河貫穿全境。轄東橋、五峰、鳧田、中院、蘭臺、黃泥湖、鴨路、南岸、茶紅、沿塘、車田、長塘、江邊、草市、楊源、邊山、厚田、界頭、南崗、坑背20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鑄造、農機、發電、陶瓷、造紙等廠。農業主產水稻,盛產松、杉、毛竹、茶葉和中藥材。
文化旅游:
養軒公祠位于東橋鎮南岸村下南岸組,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12年3月29日,湘東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60米、南60米、西60米、北70米。建設控制地帶:
鐘鼓寨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東橋鎮草市村鐘鼓寨上,年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類別為近現代。2012年3月29日,湘東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40米、南60米、西50米、北
傳經第牌坊位于東橋鎮長塘村新屋組,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12年3月29日,湘東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60米、南60米、西60米、北70米。建設控制地帶:
歷史沿革:
1949年8月,屬萍鄉縣第四區昌源鄉。
1950年8月,屬萍鄉縣東橋區轄。
1952年,屬萍鄉縣第八區轄。
1956年,屬萍鄉縣麻山區轄。
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東橋人民公社。
1961年,東橋公社分東橋、鴨路兩公社。
1962年,東橋公社分設東橋、沿塘、鴨路、界頭4個公社。
1966年,合并為東橋人民公社。
1971年,屬湘東區東橋人民公社。
1984年,撤社建鄉,為東橋鄉。
2000年,撤鄉建鎮,為東橋鎮,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