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桃溪鄉 | 隸屬:新干縣 |
區劃代碼:360824201 | 代碼前6位:360824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贛D |
長途區號:0796 | 郵政編碼:331300 |
轄區面積:約136.5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753人 |
人口密度:約64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桃溪街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桃溪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因座落在桃花溪畔故名2009年,新干縣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桃溪鄉居委會。該地名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桃溪村 | ~200 | 鄉中心區 | 因東南側有一條桃林夾岸的水溪(溧江河上游)得名桃花溪,簡稱桃溪。…[詳細] |
城頭村 | ~201 | 村莊 | 相傳村北原有一條街,似座小城,建村南頭端而得名。…[詳細] |
板埠村 | ~202 | 村莊 | 以原周坑村(已廢)的木板埠頭得名。1949年前屬第四區板埠鄉第五保,1949年后屬第一區城頭鄉,1958年設立板埠大隊,屬桃溪公社。1961年屬板埠公…[詳細] |
嶺背村 | ~203 | 村莊 | 因坐落在山嶺之背面,故謂嶺背。1949年前屬第四區板埠鄉第四保。1949年后屬第一區桃溪鄉。1958年設立嶺背大隊,屬桃溪公社。1984年由嶺背大隊改…[詳細] |
徐家村 | ~204 | 村莊 | 1949年前屬第四區板埠鄉第五保,1949年后屬第一區桃溪鄉,1958年設立徐家大隊,屬桃溪公社。1984年徐家大隊改設為徐家村村民委員會,屬桃溪鄉。…[詳細] |
橫江村 | ~205 | 村莊 | 1949年前屬第四區板埠鄉第五保。1949年后屬第一區桃溪鄉。1958年設立橫江大隊。1969年塔上、城上兩大隊并入,屬桃溪公社。1984年由橫江大隊…[詳細] |
黎山村 | ~206 | 村莊 | 據考查,原廟門石刻“廬山真面”,廟內古鐘鑄“大廬山”,各村族譜均載“廬山”,后因“黎”“廬”方言音相諧,演變為今名。(現西楊為村民委員會駐地)。…[詳細] |
地名由來:
鄉人民政府駐地為桃溪村,桃溪村因座落在桃花溪畔故名。桃溪鄉名由此而來。
基本介紹:
桃溪鄉位于新干縣東北部、贛江中游,因座落在桃花溪畔而得名,南唐晚期建村,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轄 7個行政村,9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128人,面積136.57平方公里。境內公路成網,京九鐵路、105國道、贛江和贛粵高速公路縱縣南北,距南昌1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該鄉各種資源十分豐富:林業有林地面積 148868畝,以種植杉、竹、松、藥為主,為全縣森林面積覆蓋率最大的鄉鎮之一,每年可產商品材8000m 3、商品竹6萬根以上。煤炭現已在橫江村探明無煙煤礦脈一條,儲量在150萬噸以上,品質優良,每公斤煤熱量超過5000大卡,具有較高的商業開采價值。大理石品種以獨具特色的桃花白為主,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江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桃溪鄉為2021年度江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桃溪鄉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維摩橋位于桃溪鄉城頭村,是通往溪下的古道,又名“姨婆橋”。據清同治九年修《新淦縣志》記載,維摩橋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其后屢修屢廢,直至清成豐四年(1854年由李學孔等倡修才再次建
歷史沿革:
清末,地屬五都,1912年屬第四區,1949年屬第一區。
桃溪鄉屬一區管轄,一區人民政府駐溧江。
1950年2月,縣調整鄉鎮規模,設34個鄉和1個區轄鎮,1956年建立桃溪、板埠兩鄉,1958年8月由桃溪、板埠、黎山等11個高級社聯合成立桃溪公社,實行政社合一,1984年4月,改稱桃溪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