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秦峰鎮 | 隸屬:信州區 |
區劃代碼:361102103 | 代碼前6位:361102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E |
長途區號:0793 | 郵政編碼:334000 |
轄區面積:約58.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84萬人 |
人口密度:約487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秦峰村趙家 |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秦峰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因村旁雞籠山的秦峰寺而得名。1949年前為上饒縣秦峰鄉第一保;1950年屬秦峰鄉;1958年成立秦峰大隊,屬五星(次年改沙溪)公社;1961年屬秦峰公…[詳細] |
霍村村 | ~201 | 村莊 | 因霍姓建村始居于此,故名。1949年前分屬上饒縣蔡家鄉第三、四保;1950年屬茭塘鄉;1958年屬衛星(次年改朝陽)公社稱紅星大隊;1961年屬黃水公…[詳細] |
路底村 | ~202 | 村莊 | 因村處大路邊,故名。1949年前屬上饒縣秦峰鄉第四、五、六保;1950年屬沙溪區丁宅鄉;1956年屬黃水鄉;1958年屬五星(次年改沙溪)公社丁宅大隊…[詳細] |
詹村村 | ~203 | 村莊 | 詹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巖坑村 | ~204 | 村莊 | 因地處仙巖廟下溪坑兩側而得名。1949年前屬上饒縣秦峰鄉第八、九保;1950年屬沙溪區巖坑鄉;1956年并入黃水鄉;1958年成立巖坑大隊,屬五星(次…[詳細] |
五石村 | ~205 | 鎮中心區 | 因舊時自然村內小土墩星羅棋布,原稱五十墩,后諧音得名。…[詳細] |
下湖村 | ~206 | 村莊 | 因信江古道經此,后河水改道形成一狹長水湖,地處湖邊與上湖相對得名。…[詳細] |
管家村 | ~207 | 村莊 | 因宜黃縣管姓在此建村,故名。1949年前分屬上饒縣鰲頭鄉第八、九保;1950年屬秦峰鄉;1958年為立管家大隊,屬愛國(次年改靈溪)公社;1961年屬…[詳細] |
東塘村 | ~208 | 村莊 | 因地處小溪東岸,村中有塘,故名。1949年前屬上饒縣秦峰鄉第十六保;1950年屬雙塘鄉;1952年屬秦峰鄉;1958年屬五星(次年改沙溪)公社新塘大隊…[詳細] |
新塘村 | ~209 | 村莊 | 因村莊建在新塘水庫邊,故名。1949年前分屬上饒縣秦峰鄉第十二、十三、十四保;1950年屬雙塘鄉;1956年屬秦峰鄉;1958年成立新塘大隊,屬五星(…[詳細] |
老塢村 | ~210 | 村莊 | 因地處山塢中,原名魯塢,后訛為得名。1949年前分屬上饒縣秦峰鄉第八、十保;1950年屬秦峰鄉;1958年成立大石大隊,屬五星(次年改沙溪)公社;19…[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秦峰村雞籠山上的秦峰寺而得名。
基本介紹:
秦峰鄉位于上饒市東面,全鄉以丘陵地貌為主,沿信江河蜿蜒而成,東與廣豐縣接壤,西與靈溪鎮交界,南連朝陽鄉,北鄰沙溪鎮。鄉政府駐地秦峰村趙家,全鄉總面積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936畝(其中:水田16128畝),人口3.49萬人,下轄13個行政村,132個村民小組。
通過深化體制改革,大力鼓勵發展個私私營經濟,現有聯戶和個體戶584個。
秦峰鄉礦產資源豐富,礦藏以黑滑石、高嶺土為主。黑滑石礦床約1平方公里,礦儲量約千萬噸左右,表面覆蓋層約5米,開采成本低,該礦品位高,含鎂量27.78%,市場前景好,高嶺土礦儲量超過億噸以上,面積達300畝,無覆蓋層,品位高,距本鄉主干道“七沙”水泥公路不足1
榮譽排行:
2020年12月,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授予秦峰鎮第十三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
文化旅游:
夏言墓位于信州區秦峰鄉五石村蓮花山,時代為明。夏言墓被公布為上饒市文物保護單位。以文物本體為界,東、西、南、北側各向外延伸10米。保護范圍面積:695.5平方米。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第四區秦峰鄉;1950年屬靈溪區;1958年屬五星(次年改秦峰)公社;1961年析為秦峰、黃水兩個公社;1964年合并為秦峰公社;1968年并入沙溪公社;1972年析出,恢復秦峰公社;1984年改秦峰鄉;1993年5月由上饒縣劃入上饒市稱上饒市秦峰鄉;2000年撤市設區,稱信州區秦峰鄉;2014年撤鄉設秦峰鎮,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