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槎村 | 隸屬:二都鎮 |
區劃代碼:361026105203 | 代碼前6位:361026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F |
長途區號:0794 | 郵政編碼:3444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基本介紹:
白槎村位于二都鎮東北部,距宜黃縣城7公里。村域總面積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828畝、山場面積12139畝。轄9個村小組,共389戶、153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4戶、96人,屬“十三五”省級貧困村。主要特色產業有:蔬菜、花卉、肉牛、煙葉、竹蓀菇等。近年來,在省市縣各級領導高位推動下,白槎村堅持以脫貧致富為目標,以推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文明新農村為主體,力爭把白槎村建設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是培植致富產業,生活美起來。堅持把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作為促進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大力發展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先后成立了輝榮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
榮譽排行:
2023年7月,2023年江西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出爐,白槎村入選。
2022年10月,白槎村被命名為2022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2019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白槎村榜上有名。
2019年1月,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授予白槎村為第九批江西省省級生態村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1949年7月前屬第一區梅杏鄉,1949年7月后屬第一區(鳳岡區)白槎鄉,1952年屬第八區(二都區),1956年屬澄源鄉,1958年屬為二都公社龍華大隊,1967年改名衛新大隊,1970年以駐地易名白槎大隊,1984年6月體制改革時易名白槎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白槎村附近有曹山景區、卓望山森林公園、法水寺、譚綸墓、宜黃革命烈士紀念碑、宜黃華南虎自然保護區等旅游景點,有凍米肉丸、墨魚粉皮、炒麥雞、食用菌(香菇)、曹山黃茶、宜黃香菇等特產,有宜黃禾杠舞、宜黃戲、宜黃神崗儺舞、宜黃禾杠舞、宜黃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