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橋頭村 | 隸屬:象形鄉 |
區劃代碼:360830211203 | 代碼前6位:360830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D |
長途區號:0796 | 郵政編碼:34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基本介紹:
橋頭村下設5個村民小組,群眾537戶1933人,耕地1316畝。群眾收入主要來源于政策性水稻種植、設施養殖、勞務輸轉等,2015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480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24元,占38%、養殖業收入192元,占4%、勞務收入2544元,占53%、政策性收入240元,占5%)。通過甄別核實,橋頭村仍有年人均純收入不足3000元的貧困戶36戶、120人。精準扶貧活動中,我們將按照“深化雙聯、精準幫扶、責任到人、限期扶貧”的工作思路,堅持種植與改地、住房改造與環境整治“四個結合”的原則,全力落實“421”產業發展目標,持續壯大優質井岡蜜柚、高產油茶、設施養殖、勞務輸轉等增收產業,主攻渠系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愛信鄉,成立初屬花溪一心鄉。
合作化時一心初級社轉為一心高級社。
公社化后屬象形公社,1968年豐源大隊、石塘大隊、橋頭大隊合并為橋頭大隊,屬象形公社,1972年三個大隊分開。
1984年撤社設鄉,設橋頭村村民委員會,屬象形鄉。
周邊相關:
橋頭村附近有三灣改編景區、永新紅楓湖、塘邊毛澤東舊居、忠義潭、三灣改編紀念館、南塔等旅游景點,有和子四珍、醬姜、橙皮、蜜茄、斗笠、三灣老酒等特產,有永新盾牌舞、永新石灰腦傳說、永新小鼓、永新子和調、永新牛田草席制作技藝、永新紅軍斗笠的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賀翼張(1908—2003)永新縣象形鄉橋頭村人。一九二九年加入共青團,一九三二年初由團轉入中共共產黨,同年三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鄉蘇政府秘書兼團支部書記,紅八軍政治部文書,紅十
林鶴齡(1917—1982)永新縣象形鄉橋頭村人。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農紅軍,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六軍團十七師五十一團戰士、排長,紅六軍團直屬隊司號連指導員。參加了長征。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