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靖石鄉 | 隸屬:于都縣 |
區劃代碼:360731204 | 代碼前6位:360731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贛B |
長途區號:0797 | 郵政編碼:341000 |
轄區面積:約154.9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43萬人 |
人口密度:約157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靖石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屏山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因屏山牧場而得名。2015年經于都縣人民政府成立靖石鄉屏山居民委員會。…[詳細] |
靖石村 | ~200 | 鄉中心區 | 年年春夏山洪暴發,旱河經常改道。從龍王山沖刷出來的大量石頭,隨一次次山洪不斷堆積在下方,歷經數千年大自然的變化,現靖石圩鎮和鄉政府駐地一帶,到處留下的…[詳細] |
黃沙村 | ~201 | 村莊 | 黃沙,以黃泥沙壤土質得名。1958年屬靖石公社,稱中塅大隊。1968年大部隊遷學堂下地主私房辦公。1983年進行地名標準化處理時,因與利村公社中塅大隊…[詳細] |
任頭村 | ~202 | 村莊 | 因原大隊部(即現在的村部)駐在任頭組,故名。…[詳細] |
靖樟村 | ~203 | 村莊 | 從靖石和樟梨樹下兩村各取首字,故名靖樟![詳細] |
田東村 | ~204 | 村莊 | 因村部駐在田東,故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均屬會昌縣莊埠區靖石鄉,1954年劃歸于都縣管轄屬靖石區靖石鄉、1958年屬靖石公…[詳細] |
楊梅村 | ~205 | 村莊 | 楊梅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靖東村 | ~206 | 村莊 | 靖東,以靖石和東逕兩村村名各取首字命名![詳細] |
漁翁村 | ~207 | 村莊 | 相傳很早以前,靖石河流入濂江的交匯處有個專門以打漁謀生的漁翁,在這里搭棚棲身,故名漁翁。…[詳細] |
長賴村 | ~208 | 村莊 | 漁翁河從上游到下游很長很直,沒有灣,故名長賴。…[詳細] |
良純村 | ~209 | 村莊 | 良純,字面寓意為良善純樸或良好純潔,多用于稱頌一個人的品性![詳細] |
地名由來:
靖石,因大小石頭遍地,始名亂石。舊社會民間經常出現亂子,認為是“亂石”地名不妥,便改名“靖石”。
基本介紹:
靖石鄉位于于都縣南部,距離縣城46公里。全鄉轄地153.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0萬畝,耕地1.9萬畝,水域面積0.4萬畝。全鄉共有10個行政村,191個村小組,5769戶,2.8萬人。自然資源主要有鎢、煤等。境內企業主要有順達水電站、屏山牧場、靖石鎢礦、屏山清泉水業公司等。
奶牛業、青梅業是靖石鄉的支柱和特色產業。我鄉依托屏山牧場這一龍頭企業,采取“一戶農戶、一棟牛棚、一座沼氣池、一口魚塘、五頭奶牛、五畝牧草”的生態莊園模式,把奶牛產業作為全鄉富村富民的主導產業來抓。至2007年末,全鄉已發展奶牛飼養戶860多戶,飼養奶牛4800余頭,種植飼草6000余畝,養殖戶人均增收1.5萬元。全鄉種植
榮譽排行:
2025年1月,入選2024年江西省省級地名文化遺產紅色地名鑒定名單。
2024年3月,靖石鄉被江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23年度江西省衛生鄉鎮。
2012年7月,江西省環境保護廳授予靖石鄉第五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
文化旅游:
于都屏山,座落于縣南部的靖石鄉境內,距縣城約60公里,舊名龍山,海拔1312米,為縣內最高峰,山麓四周百余里,皆山石層壘而成,屬典型的卡斯特地貌結構,山高如屏,有奇禽異獸,盛夏最高氣溫29℃
水頭塔坐落于于都縣靖石鄉任頭村的水頭,是一座典型的清代風水塔。它朝向坐南朝北,以六邊形七層樓閣式呈現,塔身采用三合土夯筑而成,青磚巧妙地疊出檐部。塔頂的每個角落都以紅麻石裝飾起翹,增添了別樣
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會昌縣設6區(城關、周田、門嶺、站塘、西江、莊埠)28鄉鎮,靖石鄉屬第六區莊埠;中華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廢區,靖石鄉屬會昌縣。
1949年8月,靖石屬會昌縣洛口區管轄,靖石范圍設有5個鄉,即中煅、任頭、靖石、旱塘、漁翁;1951年3月,洛口區改為莊埠區;1951年10月,莊埠區分為洛口區和亂石(靖石)區;1952年,會昌縣設9區129鄉,第四區駐靖石,下轄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