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窯前村 | 隸屬:銀坑鎮 |
區劃代碼:360731106206 | 代碼前6位:360731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B |
長途區號:0797 | 郵政編碼:3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村莊建在一個磚窯的前面,所以得名窯前。
基本介紹:
一、村情簡介
轄七個村小組,山地面積2624畝,耕地面積512畝,人口1107人,總戶數256戶農戶。
地處鎮中心東面,緊鄰葛坳鄉的小莊村,南西本鎮河背村,村內319國道由北往面穿過。
二、班子情況
村委班子成員3人,設村主任、文書、婦干。
與委成員5人,設村支書、組織、宣傳、委員。有正式中黨員33人、平均年齡在54周歲。
三、村部建設情
地點在坎下組木梓窩緊靠319國道邊,于2006建設完成,占地110平米,三層半建筑面積365平米,水電設施俱全。
四、社會經濟發展情況
全村以種糧為主,以商品蔬菜及瓜果為主要收入來源,人均收入2342元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銀坑鄉第二村1956年為聯合高級社,后改為聯合作業區。
1958年后合并河背大隊,1960年后改為窯前大隊,1979年改窯前村至今。
周邊相關:
窯前村附近有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屏山景區、贛南省蘇維埃政府、何屋、盤古山礦山公園、中共贛南省委舊址等旅游景點,有于都梾木油、峽山道菜、盤古茶、于都柿子、于都肉皮、高山青草奶等特產,有于都嗩吶公婆吹、客家古文、銀坑甑笊舞、于都茶籃燈、于都敦本堂熊氏民間中醫、江西提線木偶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