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劉公廟鎮 | 隸屬:樟樹市 |
區劃代碼:360982107 | 代碼前6位:360982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C |
長途區號:0795 | 郵政編碼:336000 |
轄區面積:約8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27萬人 |
人口密度:約151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天佑路9號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公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取大公無私之意,得名大公居民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大有鄉第一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第三區大公鄉第一農會。合作化時由六個初級社并為大公、…[詳細] |
塔前彭家村 | ~200 | 村莊 | 劉天佑為元末樟樹籍名人。據《清江縣志》記載:杜塘人劉天祐,于元末率兵戰死,后人為紀念他建劉公廟,天佑社區居民委員會亦據此而來。…[詳細] |
滁山村 | ~200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大有鄉第一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第三區滁山鄉三農會。合作化時由十個初級社組成滁山、嶺上、黃悅三個高級社。公社化時為滁山、…[詳細] |
塘祖村 | ~201 | 村莊 | 因村莊不遠處有水塘,后人懷念祖先,而得名塘祖。…[詳細] |
蕭塘村 | ~202 | 村莊 | 蕭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北坑村 | ~203 | 村莊 | 處一山坑北側,故結合自然實體和方位取名北坑。…[詳細] |
五洲村 | ~204 | 村莊 | 該地原有五個土堆,名“五石洲”,以其首尾兩字命名。…[詳細] |
枧橋村 | ~205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廟前鄉第四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第三區小列鄉第四農會。合作化時,為小烈鄉第十三高級社。人民公社化時為三橋公社枧橋大隊。19…[詳細] |
東港村 | ~206 | 村莊 | 座落在一片田港的東面,故得名東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廟前鄉第四、五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三區小烈鄉第四、五農會。合作化時,為小烈鄉第二、十…[詳細] |
雌溪村 | ~207 | 村莊 | 以境內雌溪橋命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廟前鄉第八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雌溪鄉第六農會。1956年成立雌溪高級社。公社化時為三橋公社雌溪大隊。…[詳細] |
橫塘村 | ~208 | 村莊 | 前一口長形水塘貫于村前,故以塘取名“橫塘”。…[詳細] |
庚塘村 | ~209 | 村莊 | 建于庚寅年,且村前有一塘,故名庚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大有鄉第二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大塘鄉第二農會。合作化時為新塘、渙坑、庚塘三個高級社…[詳細] |
湖坵村 | ~210 | 村莊 | 據載,此處水秀坵青,得名湖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大有鄉第十一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第三區大塘鄉第一農會。合作化時,為南保、湖坊高級社。公社…[詳細] |
楊家村 | ~211 | 村莊 | 始祖楊氏于元初年間,由老屋楊家分居于此,建新居,故名新屋楊家。…[詳細] |
南保村 | ~212 | 村莊 | 建村在土丘上,南側地形高土堆,形像堡壘,故結合地形和姓氏得名南堡盧家,后“堡”訛為“保”。…[詳細] |
地名由來:
此處指據《清江縣志》記載,因古時有一座古廟叫“劉公祠”,俗稱“劉公廟”,為紀念元末護國安民的杜塘名將劉天佑而建造,名稱由此而來。
基本介紹:
劉公廟鎮地處樟樹市西北部,與高安市接壤,區域面積84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167個村小組,全鎮人口18910人,其中農業人口17010人,耕地面積43815畝。境內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贛粵高速公路橫穿南北,并設有下道口,省道樟高公路貫穿東西,現已有贛粵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有限公司、江西順裕實業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落戶。2005年全鎮完成財政收入39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76元。
劉公廟鎮屬丘陵地帶,境內資源豐富,特色明顯。在農業生產方面,糧食和花生生產為劉公廟鎮傳統產業,年產糧食3萬噸,花生500萬公斤。糧食和花生的豐產帶動了劉公廟鎮農產品加工業的興起,現有加工戶30家,5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劉公廟鎮被江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23年度江西省衛生鄉鎮。
2023年7月,2023年江西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出爐,劉公廟鎮入選。
2013年7月,江西省環境保護廳授予劉公廟鎮第六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
文化旅游:
位于距樟樹市區35公里的劉公廟鎮楊家村委,是始建于清代初期的古村落,歷代臨清商幫源地的核心區域。該村為形式單一的彭氏村落,坐北朝南,現保存的古建筑絕大部分是名列臨清商幫的彭氏族人所建。在古村
塔前彭家傳統村落隸屬于樟樹市劉公廟鎮,坐落在劉公廟鎮以南,樟樹市以西。清嘉慶二年修建祠堂門樓,至清道光元年始修建宗祠,并鐫刻有碑刻記載。該村距明清時期贛江中游的政治中心,臨江府相距僅10公里
啟元堂位于樟樹市劉公廟鎮楊家村委塔前彭家,年代為清。2023年12月,被公布為宜春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外墻及大門為界,東、北面向外延伸1米。
歷史沿革:
古屬修德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大有鄉。
1949年為第三區的大公、滁山、大平、雌溪、南保、大路、大塘、小烈鄉。
1951年3月,清江縣大有鄉傅家渡傅家劃歸高安縣。
1956年撤區并為大平、小烈、大公鄉。
1958年成立大公、三橋兩個公社。
1983年以故地改名為劉公廟公社。
1984年改劉公廟鄉。
2000年2月撤鄉建鎮,改稱劉公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