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海龍鎮 | 隸屬:梅河口市 |
區劃代碼:220581102 | 代碼前6位:220581 |
行政區域:吉林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吉E |
長途區號:0435 | 郵政編碼:134000 |
轄區面積:約14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1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5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九龍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九龍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龍興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龍興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西關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西關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春明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春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春光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春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大榆樹村 | ~202 | 村莊 | 大榆樹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勝村 | ~203 | 村莊 | 新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正義村 | ~204 | 村莊 | 正義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吉村 | ~205 | 村莊 | 東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利民村 | ~206 | 村莊 | 利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裕民村 | ~207 | 村莊 | 裕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興隆村 | ~208 | 村莊 | 興隆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先鋒村 | ~209 | 村莊 | 先鋒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先進村 | ~210 | 村莊 | 先進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向前村 | ~211 | 村莊 | 向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八家崗村 | ~212 | 村莊 | 八家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雙頂村 | ~213 | 村莊 | 雙頂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鮮紅村 | ~214 | 村莊 | 鮮紅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雙鋒村 | ~215 | 村莊 | 雙鋒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城南村 | ~216 | 村莊 | 城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一說“水獺”滿語海龍。二說“海蘭”轉音“海龍”。兩說尚無考。
基本介紹:
海龍鎮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清初封禁為盛京皇家鮮圍場,清光緒五年(1879年)設總管衙門,下設兩翼,左翼朝陽鎮,右翼山城鎮。光緒六年(1880年)設通判撫民廳。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升為海龍府。府治疆域,東至蛟河60公里,南至龍崗115公里,西至威遠堡門155公里開源縣界,北至葦子溝屯102.5公里,吉林伊通州界。縱長217.5公里,橫寬215公里。民國二年(1912年)改為縣治,設縣屬。1945年成立中共民主政府,王大倫任第一任縣長。1956年縣屬遷至梅河口鎮。海龍鎮從總管衙門、海龍廳、海龍府、海龍縣四個不同建制時期,經歷了清代、偽滿洲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歷史階段,一
文化旅游:
《東北日報》社遺址,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海龍大(勝利)街東段,占地約300平方米。后為老新華書店,如今已改建為幼兒園。原貌已經不復存在。《東北日報》是中共中央東北局的機關報,今《遼寧日報
中共中央東北局機關舊址,位于梅河口市海龍鎮勝利街。目前舊址保存情況為僅剩老舊房屋三四間,為居民住宅區。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共中央為保衛人民抗戰的勝利果實,壯大革命力量,改變了戰略方針,從各解放
忠義軍抗俄活動地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海龍鎮鎮內,現郵電局所在地,年代為1901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九龍口建筑址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海龍鎮中山村東吉村,年代為遼金。類別為古建筑。
中共中央東北局機關辦公室舊址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海龍鎮勝利街清真路,年代為1946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歷史沿革:
清光緒六年(1880)屬海升社。
1936年設治海龍街。
1955年設置海龍鎮。
1958年改為原子人民公社。
1961年改為海龍鎮人民公社。
1983年復海龍鎮。
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