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服先鎮 | 隸屬:雙遼市 |
區劃代碼:220382103 | 代碼前6位:220382 |
行政區域:吉林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吉C |
長途區號:0434 | 郵政編碼:136000 |
人口數量:約1.73萬人 | |
下轄地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服先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服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五一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五一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雙喜村 | ~202 | 村莊 | 雙喜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勤儉村 | ~203 | 村莊 | 勤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太和村 | ~204 | 村莊 | 太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安樂村 | ~205 | 村莊 | 安樂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勝利村 | ~206 | 村莊 | 勝利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天興村 | ~207 | 村莊 | 天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向陽村 | ~208 | 村莊 | 向陽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甸村 | ~209 | 村莊 | 新甸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姜家村 | ~210 | 村莊 | 姜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合作村 | ~211 | 村莊 | 合作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立新村 | ~212 | 村莊 | 立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四合村 | ~213 | 村莊 | 四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農科村 | ~214 | 村莊 | 農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以鎮政府所在地為服先堡得名。
基本介紹:
服先鎮地處雙遼市東北部,距市區62公里。北與長嶺縣新安鎮交界,東與公主嶺市玻璃城子鎮接壤,南與雙山鎮、興隆鎮毗鄰,西與向陽鄉相連。鎮政府所在地為服先堡。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蒙王招農墾荒,梨樹一帶農民來此開荒種地。起初只有幾戶人家,到1910年,屯中已有住戶20幾家。1913年,雙山縣知事兼安墾局長牛爾裕為本縣數十個村莊重定了名字,服先堡便是其中之一。
雙山縣、遼源縣合并后,服先堡歸雙遼縣管轄。1947年5月24日,雙遼全境解放。1949年1月,雙遼縣人民政府成立,全縣下設9個區,第七區人民政府駐地服先堡,下轄16個村。1958年10月,成立服先人民公社。1983年1
文化旅游:
向陽屯遺址位于四平市雙遼市服先鎮向陽村,類別為古遺址。向陽屯遺址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同治五年(1866)屬昌圖廳,清光緒三年(1877)屬昌圖府;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屬昌圖府遼源州;清宣統元年(1909)屬洮昌道;1913年屬洮昌道雙山縣;1940年屬奉天省雙遼縣;1941年屬四平省雙遼縣;1945年11月屬遼北省遼源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雙遼縣;1946年6月屬遼吉區第二專區雙遼縣;1947年10月屬遼北省二專區雙遼縣第七區;1948年10月屬遼北省雙遼縣;1949年5月屬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