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東區 | 隸屬:沈陽市 |
區劃代碼:210104 | 代碼前6位:210104 |
行政區域:遼寧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遼A |
長途區號:024 | 郵政編碼:110000 |
轄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5.5萬人 |
人口密度:約7550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津橋路20號 | |
下轄地區:10個街道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大北街道 | 10.18萬人 | 2km2 | 大北街道辦事處坐落在大東區德增街40號甲,街道轄區面積2.0平方公里。下轄6個社區:中街北苑、付家、瑞士家園、中學堂、華樂、華爐。
轄區內有…[詳細] |
萬泉街道 | 6.61萬人 | 3.74km2 | 2019年,撤銷小東街道,其管轄區域劃入萬泉街道。調整后,萬泉街道辦事處駐地由大東區大東路175號,遷至大東區東逸街27號。
萬泉街道地處大東區…[詳細] |
文官街道 | 5.97萬人 | 15.5km2 | 文官街道辦事處地處沈陽北郊,東接東陵區輝山水庫,南連東陵區望花村,西靠沈長鐵路,北鄰詹屯。面積為15.5平方公里;共有7個社區和2個自然村即:勞動社區…[詳細] |
二臺子街道 | 8.42萬人 | 7.8km2 | 二臺子街道辦事處位于大東區的東北部,總面積7.8平方公里,原辦公地址是沈鐵路110號,因沈鐵路拓路動遷,2004年8月臨時遷至大東區北海街107號,現…[詳細] |
津橋街道 | 10.45萬人 | 2.59km2 | 津橋街道位于沈陽市北運河畔、德勝橋南,大東區邊東街20號甲(電話總機:024-88729597),轄區面積2.59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9999戶,人口…[詳細] |
東站街道 | 8.39萬人 | 7.67km2 | 東站街道位于大東區東北部,以沈陽東站而得名。占地面積7.67平方公里,東與東陵區為鄰,北同二臺子街道接壤,西和遼沈街道毗鄰,南臨珠林、新東街道。辦事處…[詳細] |
長安街道 | 5.02萬人 | 5.7km2 | 長安街道位于大東區東南部,滂江街117號。東與東陵區東陵街道凌云社區相連,南與沈河區萬蓮街道為鄰,西同萬泉街道接壤,北和東塔、新東街道毗鄰,面積5.7…[詳細] |
東塔街道 | 7.8萬人 | 1.67km2 | 2019年,.撤銷新東街道,其管轄區域劃入東塔街道。調整后,東塔街道辦事處駐地不變。
大東區東塔街道辦事處位于大東區的東部,座落在大…[詳細] |
上園街道 | 9.42萬人 | 3.06km2 | 上園街道位于大東區東北部,沈鐵路54甲。街道轄區面積3.06平方公里,常住居民35897戶,人口89742人。 街道設有城市管理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科…[詳細] |
前進街道 | 3.23萬人 | 前進街道位于遼寧沈陽大東區。下轄:
210104018001 112 趙家社區
210104018002 112 后陵社區
21010401…[詳細] |
地名由來:
1938年1月1日,設立大東區,因位于市區的東部,地處大東門以東而得名。
基本介紹:
大東區總面積51平方千米。總人口64萬人(2004年)。xzqh.org
區人民政府駐津橋路20號,郵編:110041。代碼:210104。區號:024。拼音:DadongQu。
行政區劃
大東區轄13個街道:小北街道、大北街道、萬泉街道、洮昌街道、文官街道、二臺子街道、津橋街道、東站街道、遼沈街道、珠林街道、長安街道、新東街道、東塔街道。
歷史沿革
2000年,大東區轄15個街道。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645838人,其中:小東街道31515人、小北街道38294人、大北街道62230人、萬泉街道45278人、洮昌街道40490人、文官街道516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縣域新型工業化綜合實力全國500強(2024)發布,大東區位列229位。
2023年10月,水利部公布第六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大東區榜上有名。
2023年1月,大東區被認定為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
2022年12月,大東區被認定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2022年8月,大東區入選2022年度縣市夜經濟繁榮百佳樣本第67位。
2021年12月,2021年中國工業百強區名單出爐,大東區位列第49位。
2021年8月,大東區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遼寧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攝影)。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大東區人口數量為75.5萬人,位列沈陽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位,位列遼寧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0位。
歷史沿革:
秦、漢,屬遼東郡。
魏、晉,屬玄菟郡。
隋朝,屬遼東郡。
唐朝,屬安東都護府蓋牟州。
遼、金,屬沈州。
元朝,屬遼陽等處行中書省沈陽路。
明朝,屬沈陽中衛。
后金天聰八年(1634年),屬盛京。
清朝順治十四年(1657年),屬奉天府。
康熙十九年(1680年),繞沈陽城環筑土城,設八個邊門,由磚城門至邊門間的通道形成“八關”,清八旗軍分管八門八關地區,形成“八界”。
大東區包括正白旗界的地載(小北)關、正藍旗界的福
區劃: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