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楊運鎮 | 隸屬:蓋州市 |
區劃代碼:210881119 | 代碼前6位:210881 |
行政區域:遼寧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遼H |
長途區號:0417 | 郵政編碼:115000 |
轄區面積:約233.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77萬人 |
人口密度:約7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六道河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六道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鐘屯村 | ~201 | 村莊 | 鐘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頭道溝村 | ~204 | 村莊 | 頭道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奮英村 | ~205 | 村莊 | 奮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樓臺溝村 | ~206 | 村莊 | 樓臺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鮑屯村 | ~207 | 村莊 | 鮑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四道溝村 | ~208 | 村莊 | 四道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山嘴前村 | ~211 | 村莊 | 山嘴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八道河村 | ~213 | 村莊 | 八道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北岔村 | ~214 | 村莊 | 北岔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林場村 | ~217 | 村莊 | 林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楊運村 | ~218 | 村莊 | 楊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南岔村 | ~219 | 村莊 | 南岔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為紀念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楊運烈士而得名。
楊運,原名楊萬宏。1924年出生在河南省郾師縣緱氏鄉一個貧苦農民家里。父親是個窮機匠,全家以織布出賣勞力維持生活。 楊運童年時因為生活困難,在念小學時便一邊讀書,一邊承擔父親干不過來的繁重勞動。1938年,14歲的楊運小學畢業后,為生…… 楊運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蓋州市轄鄉。遼南蘋果產區和絨山羊基地。1958年建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市境東南部,距市府51公里,通公路,面積233.1平方公里,人口2.9萬。轄鐘屯、五道河、六道河、七道河、頭道河、奮英、鮑屯、四道河、砬子心、小屯、山嘴前、房身溝、八道河、北岔、陸屯、韓屯、林場、楊運、南岔、樓臺溝20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運輸等行業。農業主產玉米、水果。
榮譽排行:
2020年5月,楊運鎮被確定為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中國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之楊運鎮:紀念1947年1月在熊岳被國民黨殺害的萬福縣(今屬蓋州)熊岳區區委書記兼區長楊運(原名楊萬宏,河南偃師人)烈士。
文化旅游:
八道河刺槐山遺址位于蓋州市楊運鎮八道河村,在村南約460米的刺槐山東坡臺階地里。 該遺址南北長約50米,東西寬約40米,分布面積約2000平方米,在遺址的土層里發現有新石器時代夾砂灰陶殘片,
關帝廟鐘亭位于蓋州市楊運鎮鮑屯村學校操場,地勢較為平坦,處在兩山夾一溝之地。鐘亭為正方形四柱歇山式花崗石建筑,方向西偏北3.5度。四角由四根間距139厘米八楞形石柱支撐梁架和歇山式亭蓋,下部
楊運烈士墓位于蓋州市楊運鎮六道河村北觀寶山的南坡上,坐北向南,土石建筑陵園。楊運烈士墓原在熊岳鎮溫泉村溫泉療養院前廣場草坪內,1970年楊運鄉人民懷著對楊運同志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將烈士遺骨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蓋平縣熊岳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蓋平縣房身溝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改名蓋平縣八道河區。
1949年10月28日,2鎮、24區調整為2鎮、16區。
1950年7月,以數字為區名,楊運為十四區。
1951年,為十一區。
1956年3月,根據農業合作社需要,全縣實行并區建鄉,改鮑屯鄉、山嘴鄉、八道河鄉、楊運鄉。
1958年3月,實行撤區并鄉,并成山嘴鄉和楊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