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圣區 | 隸屬:遼陽市 |
區劃代碼:211003 | 代碼前6位:211003 |
行政區域:遼寧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遼K |
長途區號:0419 | 郵政編碼:111000 |
轄區面積:約29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05萬人 |
人口密度:約542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新運大街165號 | |
下轄地區:2個街道、2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慶陽街道 | 3.68萬人 | 47.96km2 | 2020年,將原東京陵街道的稠井子、尖山子、東京陵、東光村劃入慶陽街道。調整后的慶陽街道,東至稠井子村,南至唐戶社區,西至東京陵村,北至尖山子村。下轄…[詳細] |
東京陵街道 | 8.32萬人 | 42.2km2 | 2020年,將原新城街道轄區整體劃入東京陵街道。調整后的東京陵街道,東、南至太子島村,西至迎水寺村邊的太子河中心線,北至接官村。下轄:祥和、濱水花園、…[詳細] |
小屯鎮 | 2.38萬人 | 164km2 | 小屯鎮位于遼陽縣東部,南與遼化彼鄰,東與弓長冷接壤,西與遼陽市相依。全鎮共轄18個行政村,12個街道居民委,5萬人口,6.25萬畝耕地,總面積164平…[詳細] |
羅大臺鎮 | 1.67萬人 | 羅大臺鎮轄26個村,3.15萬口人。耕地面積6.25萬畝,山地面積5740畝。沈營公路南北穿越,羅鏵公路東西貫通,寶鏡山將8個村相連,太子河從2個村流…[詳細] |
地名由來:
據《遼陽縣志》記載,在明代洪武年間,域內曾有一座文廟,其規模宏大,氣象森嚴,是當時儒家文化傳載的圣地,文圣的名字就由此得來。1949年,設遼陽市文圣區。
基本介紹:
文圣區位于遼寧省中部遼陽市城區東部,位于大沈陽經濟圈中部和沈遼鞍經濟腹帶,是遼陽市現代產業發展基地、推進農村城市化重點新城區。
2020年1月1日,在遼陽市河東新城河西片區劃入文圣區后,面積達301.8平方千米。轄2個街道辦事處(慶陽街道辦事處、東京陵街道辦事處)、2個鎮(羅大臺鎮、小屯鎮),共23個社區、43個建制村,1個合作社。2016年,按照市委部署,文圣區與河東新城管委會合署辦公,同步推進太子河西岸4.96平方公里規劃區域的開發建設,新文圣未來發展優勢明顯。
產業門類齊全。工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歐洲智能制造小鎮、鋁精深加工產業園及軍民融合產業園發展前景廣闊。農業產業基礎良好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文圣區人口數量為16.05萬人,位列遼陽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位,位列遼寧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88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2353位。
2017年2月,文圣區上榜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歷史沿革:
據《遼陽縣志》記載,在明代洪武年間,域內曾有一座文廟,其規模宏大,氣象森嚴,是當時儒家文化傳載的圣地,文圣的名字就由此得來。
戰國燕在此置襄平縣。
東晉元興三年(404年)建遼東城。
遼金時期置遼陽府。
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遼陽州,屬奉天府。
1949年設文圣區,1960年改公社,1980年復改文圣區。
1999年,撤銷太子河區太子河鄉,將其所轄的裕民村、國慶村、太子河村、興隆村劃入文圣區(東興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