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長營子鎮 | 隸屬:新邱區 |
區劃代碼:210903101 | 代碼前6位:210903 |
行政區域:遼寧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遼J |
長途區號:0418 | 郵政編碼:123000 |
轄區面積:約10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3萬人 |
人口密度:約15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長營子蒙古族社區 | ~001 | 主城區 | 長營子蒙古族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長營子村 | ~200 | 主城區 | 長營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阿金歹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阿金歹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金家洼子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金家洼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大崗崗村 | ~204 | 村莊 | 大崗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五家子村 | ~206 | 村莊 | 五家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七家子村 | ~210 | 村莊 | 七家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勝利村 | ~211 | 城鄉結合區 | 勝利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臺頭皋村 | ~213 | 村莊 | 臺頭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趙家溝村 | ~215 | 村莊 | 趙家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大約在唐朝時期,此地叫七部。明末前,蒙古族游牧人遷居此地,因為全是黃花片子,蒙名為線它拉。在偽滿時期,由于漢族人遷入日增,村落形成且綿延較長,更名長營子。
基本介紹:
1958年設紅旗公社,1984年改長營子蒙古族鄉,1985年建長營子蒙古族鎮。位于區境東部,距區府9.5公里,面積101平方公里,人口3.2萬。錦沈線鐵路、阜彰、沈承公路過境。轄長營子、阿金歹、勝利、興合、于家溝、金家洼子、海州營子、查海、小崗崗、大崗崗、七家子、東王家子、元寶山、趙家溝、臺頭皋、高山16個村委會和8個居委會。鄉鎮企業有煤礦和制磚、軋鋼等廠。農業主產蔬菜、玉米,兼產牛、羊等。
文化旅游:
遼寧阜新元寶山省級森林公園位于遼寧阜新市東南十五公里處,在新邱區長營子鎮南部山區,屬醫巫閭山支脈,面積三十五平方公里,有林面積達三萬畝。其主要樹種有楊樹、柳樹、刺槐、白榆、油松、樟子松、落葉
東郊湖風景名勝區位于阜新市東南十五公里新邱區長營子鎮七家子村以南,元寶山以北,東經121°51,北緯42°02處,規劃占地24.1平方公里。元寶山屬醫巫閭山支脈,景區邊界上的大腦袋山(當地稱
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長營子是隸屬于阜新縣的一個自然村落。
1951年,長營子改隸阜新市第三區。
1954年,城區分開后,隸屬六家子區。
1958年9月,新邱區人民委員會與長營子,組成紅旗人民公社。
11月,新邱區又從紅旗人民公社析出,與新邱煤礦合后直隸于阜新市人民委員會。
1959年11月3日,紅旗人民公社改隸屬阜新市城郊辦事處。
1961年3月,紅旗人民公社撤銷,成立長營子人民公社。
1964年4月1日,改稱長營子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