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圪堵村 | 隸屬:昭君鎮 |
區劃代碼:150621104203 | 代碼前6位:150621 |
行政區域:內蒙古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蒙K |
長途區號:0477 | 郵政編碼:0143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榮譽排行:
2017年7月,農業部認定沙圪堵村為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二溝灣大米)。
基本介紹:
清末時,自然災害、人口激增和土地兼并激烈,引發山陜貧民背井離鄉走西口,加之清廷-對蒙地私墾及放墾政策,容留內地民人開墾蒙地,大量農民通過走西口到內蒙古地區謀生。其中一部分(現沙圪堵境內)走西口的農民克服一路艱險環境與惡劣條件遷入本地區(現達旗昭君鎮境內),當時,由于西柳溝下游入黃河處淤澄下沙丘,適合耕種,于是在此開荒,以住戶圪堵林(蒙語)取名,“圪堵林”為蒙語“格日都仁”一詞的變音,漢語譯為“家中豐滿”取名沙圪堵。1958年公社化時建立大隊。取名沙圪堵大隊,位于公社東部;周邊五龍昌大隊、新營、吉五營子、郝家隊、張家隊、趙新龍、西沙圪堵、東社圪堵、二蘭灘、張三伙房均為走西口新建村莊。
周邊相關:
沙圪堵村附近有響沙灣、銀肯塔拉、吉祥福聚寺(神龍寺)休閑養生旅游區、鄂爾多斯恩格貝旅游區、釋尼召旅游景區、昭君城等旅游景點,有風水梁獺兔、鄂爾多斯黃河鯰魚、鄂爾多斯黃河鯉魚、蒙古帽子、普氏原羚、蒙古靴等特產,有蒙古族牛肉干制作技藝、鄂爾多斯古如歌、漫瀚調、烏審走馬競技、察干蘇力德祭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