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好水鄉 | 隸屬:隆德縣 |
區劃代碼:640423201 | 代碼前6位:640423 |
行政區域:寧夏回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寧D |
長途區號:0954 | 郵政編碼:756000 |
轄區面積:約71.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788人 |
人口密度:約3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水磨村 | ~200 | 村莊 | 水磨村因駐地而得名。1949年為水磨鄉水磨村,屬城關區;1955年仍為水磨鄉水磨村,屬屯樹區所轄;1956年撤區并鄉時,歸好水鄉所轄,更名三聯生產合作…[詳細] |
后海村 | ~201 | 村莊 | 1949年10月—1958年10月屬城關區峰臺鄉管轄;1958成立后海大隊,隸屬好水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時為后海村民委員會,屬好水鄉所轄。…[詳細] |
張銀村 | ~202 | 村莊 | 因最早有名叫張銀甲的人家居此此地,后因村委會駐地在張銀居民點而得名。…[詳細] |
紅星村 | ~203 | 鄉中心區 | 因村委會駐地紅土路而得名。1958年為紅土路大隊,1984年為紅土路村委會屬好水鄉。2004年紅土路村與后溝村、解堡村合并為紅星村。…[詳細] |
三星村 | ~204 | 村莊 | 1955年以前稱王山道村。隸屬謝堡鄉;1956年初級生產合作社時,起名為三星社,隸屬好水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三星大隊,隸屬好水人民公社;198…[詳細] |
永豐村 | ~205 | 村莊 | 1948年—1955年底稱任家溝村,屬謝堡鄉所轄;1956年合作后,更名為永豐農業生產合作社,為好水鄉所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永豐大隊,屬好水…[詳細] |
中臺村 | ~206 | 村莊 | 1944年—1955年稱蔡家臺子,屬廟灣鄉所轄;1956年為中臺生產合作社,仍屬廟灣鄉所轄;1958年公社化時為中臺大隊,撤銷廟灣鄉后,為好水公社所轄…[詳細] |
廟灣村 | ~207 | 村莊 | 1949年后為廟塆村,屬屯樹區廟灣鄉所轄;1956年為廟塆生產合作社,屬廟灣鄉所轄;1958年公社化時為廟塆大隊,屬好水公社所轄;1984年政社分設時…[詳細] |
地名由來:
好水鄉因境內有好水泉而得名。
基本介紹:
好水鄉古稱好水川,宋慶歷元年(1041年),宋與西夏的 “好水川之戰”就發生在這里。好水鄉位于隆德縣北,與縣城隔山相距7公里。川垴源于六盤山主峰西麓山下,川水自東而西,流入葫蘆河川,全長約60余里。源頭好水鄉的紅星村有一泉眼,水涌甘冽,經久不涸,俗稱好水泉,川亦因泉而得名。
好水鄉東依六盤山脈,西與楊河鄉接壤,北與觀莊鄉和西吉縣毗鄰。全鄉地勢東高西低,山多川少,東部較陰濕,西北部較干旱,無霜期短,凍、雹、旱、澇等自然災害頻繁。全鄉總面積71.8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40個村民小組, 1896戶、8111人,其中少數民族164人,占2.1%。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380 元。耕地面積
歷史沿革:
1956年,解堡、水磨二鄉合并設好水鄉。
1958年10月,好水鄉與廟灣鄉合并設北峰人民公社。
1959年4月,改名好水人民公社。
1984年,復置好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