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通伏村 | 隸屬:通伏鄉 |
區劃代碼:640221203200 | 代碼前6位:640221 |
行政區域:寧夏回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寧B |
長途區號:0952 | 郵政編碼:7530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清雍正四年(1726),工部侍郎通智帶領和組織民眾開挖惠農渠,招民開荒屯墾,當時在惠農渠,昌潤渠、流域得堡、寨、橋梁,均以通字命名,有通昌,通吉、通貴、通福等之名,本地命名為“通!北。1949年解放后,人們為書寫簡便,將通福堡的“福”字寫成“伏”字。
基本介紹:
通伏村是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通伏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區劃代碼為640221203200,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640221。郵政編碼為753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952 ,車牌號碼為寧B。通伏村與金堂橋村、集中村、永興村、團結村、馬場村、永華村、五香村、新潮村、通城村、新豐村、羅家莊村、興林村、黃河濕地保護林場生活區相鄰。
歷史沿革:
1961年,社隊調整時,從姚伏公社分出,屬通伏公社管轄。
1984年,為通伏鄉通伏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通伏村附近有沙湖、廟廟湖生態文化旅游區、平羅玉皇閣、塞上江南文化旅游產業園、寧夏鎮朔湖國家濕地公園、大水溝西夏離宮遺址等旅游景點,有太西煤、沙湖大魚頭、黃渠橋羊羔肉、老毛手抓、通伏大米、麥芽糖等特產,有北武當廟寺廟樂、北武當廟寺廟音樂、北武當廟寺廟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