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邵崗鎮 | 隸屬:青銅峽市 |
區劃代碼:640381106 | 代碼前6位:640381 |
行政區域:寧夏回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寧C |
長途區號:0953 | 郵政編碼:750000 |
轄區面積:約411.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14萬人 |
人口密度:約5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連湖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因此地開發前形成有72片湖泊,因此得名“連湖”![詳細] |
玫香園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玫香園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邵崗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因邵剛堡而得名。1984年成立邵崗村民委員會,2006年將高渠村合并入邵崗村,地名沿用至今![詳細] |
邵南村 | ~202 | 村莊 | 因地處邵剛堡之南并因其工作性質而命名。新中國成立建五區邵剛作業站。1961年改稱邵南生產大隊。1967年改稱燎原生產大隊。1972年恢復邵南大隊名稱![詳細] |
永涵村 | ~203 | 村莊 | 因1941年開挖永涵溝,得村名。1949年10月,屬四區玉泉鄉。1958年為瞿靖公社五一生產大隊。1961年改為邵崗公社永涵大隊。1984年改為永涵村…[詳細] |
玉泉村 | ~204 | 村莊 | 因此地設玉泉營(兵營)得名。明朝萬歷15年設玉泉兵營,建國前屬于四區二鄉四保,建國后屬于五區玉泉鄉,1958年屬于瞿靖公社五一大隊,1961年分社時分…[詳細] |
東方紅村 | ~206 | 村莊 | 寓意如早晨的太陽一樣,冉冉升起,故名。1949年10月前屬寧朔縣第五區,1950屬年寧朔縣第十鄉,1958年人民公社時期成立東方紅大隊,2006年將營…[詳細] |
二旗村 | ~208 | 村莊 | 明末為防御外侵,在玉泉營十公里處建烽火墩四處以傳遞信息,烽火墩又稱旗,本村位于二旗且根據其工作職能而得名![詳細] |
邵西村 | ~209 | 村莊 | 清光緒年間,清渠上有兩座橋,相聚1公里,上游為上橋,下游為下橋,因此村位居下橋得名。…[詳細] |
下橋村 | ~210 | 村莊 | 1955年北京移民遷入成立新建鄉。1956年改為寧化新建村。1958年劃歸李俊公社星光大隊取名第八生產大隊。1961年劃為邵崗公社取名星光生產大隊。1…[詳細] |
沙湖村 | ~212 | 村莊 | 沙湖村位于青銅峽市最北端,是一個移民村。自1995年起,歷時五年,在原有綠化基礎上,進行統一規劃,建成農田防護林網81.3公頃,栽植各類樹木2萬余株。…[詳細] |
邵北村 | ~213 | 村莊 | 因地處邵剛堡之北,并以工作性質得名。1961年成立邵北生產大隊。1966年改為紅衛生產大隊。1972年恢復為邵北生產大隊。1984年改稱邵北村民委員會…[詳細] |
大溝村 | ~214 | 村莊 | 位于邵崗鎮西南17公里處、甘城子開發區,有一條山水溝,名空克墩溝,取名大溝而得名![詳細] |
甘城子村 | ~215 | 村莊 | 明末清初建城筑兵防守。建城時城中有泉眼,泉水噴涌,清甜甘洌,得名甘城。后泉枯無水,城廢。1996年成立甘城子村民委員會。…[詳細] |
玉西村 | ~216 | 村莊 | 因地處玉泉營火車站西,故名。原為荒漠山地。1990年初為甘城子吊莊第三農業生產合作社。1996年成立玉西村至今。…[詳細] |
同富村 | ~217 | 村莊 | 同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同樂村 | ~218 | 村莊 | 2014年按照自治區扶貧計劃,由同心縣集體“吊莊”搬遷至甘城子,成立同樂村。寓意搬遷到此地的居民共同致富快樂,故名![詳細] |
連湖農場生活區 | ~502 | 鎮鄉結合區 | 連湖農場生活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地名由來:
邵崗鎮因明代洪武初年設堡,以堡屯長邵崗之名而命名。
基本介紹:
邵剛鎮地處青銅峽市區西北部,是由原邵剛鄉、甘城子鄉合并新組建的鎮。面積4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1539公頃,轄18個行政村102 個村民小組,駐鎮機關企事業單位42個,該鎮基礎設施完善,種值及養殖業豐富,旅游資源也相當秀麗。是一個集農資流通、商貿批發、餐飲服務、金融保險、郵電通訊、集市貿易、衛生教育、文化旅游、交通便利、設施完善、鎮域經濟特色明顯、招商引資環境寬松優惠為一體的經濟強鎮。
邵剛鎮東與國營連湖農場相鄰,南與瞿靖鎮、樹新林場、大壩電廠交界,西與廟山湖、賀蘭山古城墻、蘭州軍區訓練場接壤,北與永寧縣李俊鎮、閩寧鎮連湖分場為鄰。駐鎮機關企事業單位42個,大中型廠礦、私營企業
榮譽排行:
中國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之邵崗鎮:邵崗鎮因明代洪武初年設堡,以堡屯長邵崗之名而命名。
歷史沿革:
漢武帝時,曾在境內置靈武縣,因縣界內有山口名靈武口而得名,屬靈武縣。
西夏時,廢靈武縣。
明代,置寧夏衛,屬寧夏衛。
明洪武初年,設堡,為邵崗堡。
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寧朔縣,屬寧朔縣。
1949年10月,設三區,屬三區。
1955年,設邵崗鄉。
1958年9月,邵崗鄉并入瞿靖人民公社。
1960年,撤寧朔縣成立青銅峽市,恢復邵崗人民公社,屬青銅峽市。
1984年,公社改鄉。
2003年,撤鄉改邵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