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夾道村 | 隸屬:迎水橋鎮 |
區劃代碼:640502108211 | 代碼前6位:640502 |
行政區域:寧夏回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寧E |
長途區號:0953 | 郵政編碼:750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原中衛西通皋蘭道路,從此聚落地穿過,形成狹窄一條夾道得名夾道村。
榮譽排行: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夾道村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基本介紹:
2010-2014年度自治區級文明村
2014-2017年度自治區文明村鎮
夾道村設10個村民小組,860戶,3650人(黨員120名,入黨積極分子2名),耕地面積1823畝。2014年全村社會總產值達9989萬元,集體經濟純收入23.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986元。在抓經濟發展的同時,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總體要求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狠抓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明新村”,先后評為中衛市“2013-2016年度文明村”,“2010-2014年度自治區級文明村”ⅰ�2014-2017年度自治區文明村鎮”。
近年來,夾道村“兩委班子”將國家級文明村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前屬中衛一鄉管轄,新中國成立后屬二區二鄉管轄,1958年屬東方紅公社,1961年屬西園公社設夾道大隊,1980年公社改鄉大隊改為村委會,1983設立夾道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西園鄉與甘塘鎮合并歸迎水橋鎮管轄,名稱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夾道村附近有沙坡頭、寺口子、騰格里沙漠濕地·金沙島旅游區、高廟保安寺、大麥地巖畫、中衛老君臺等旅游景點,有南長灘軟梨子、南長灘大棗、同心圓棗、香山壓砂西瓜、沙坡頭蘋果、枸杞茶葉等特產,有中衛古建筑彩繪藝術、中寧蒿子面制作技藝、中寧劉廟獅子、隋唐秧歌、中衛舞龍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