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泉吉鄉 | 隸屬:剛察縣 |
區劃代碼:632224201 | 代碼前6位:632224 |
行政區域:青海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青 |
長途區號:0978 | 郵政編碼:810200 |
轄區面積:約1485.0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163人 |
人口密度:約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泉吉鄉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泉吉鄉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黃玉農場社區 | ~002 | 村莊 | 黃玉農場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泉村 | ~200 | 鄉中心區 | “新泉”,意為新遷居泉吉鄉的村莊,故名。…[詳細] |
扎蘇合村 | ~201 | 村莊 | 因地處扎蘇合部落牧地得名。“扎蘇合”系藏語音譯,藏族部落名。…[詳細] |
寧夏村 | ~202 | 村莊 | 寧夏村位于泉吉鄉西部,距泉吉鄉22公里,距剛察縣城42公里;地處青海湖北岸,東與本鄉扎蘇合村相鄰,南與本鄉年乃索麻村相鄰,西與吉爾孟鄉日芒村相鄰,北靠…[詳細] |
葉合茂村 | ~203 | 村莊 | 因地處冶合茂部落牧地得名。“冶合茂”系藏語音譯,藏族部落名。…[詳細] |
切吉村 | ~204 | 村莊 | 因地處切吉部落牧地得名。“切吉”系藏語音譯,藏族部落名。…[詳細] |
年乃索麻村 | ~205 | 村莊 | 因地處年乃索麻部落牧地得名。“年乃索麻”系藏語音譯,藏族部落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泉吉系蒙古語音譯,意為烽火臺,因境內有古烽火臺遺跡,故得名。
基本介紹:
泉吉鄉總面積1485.04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5個牧業村、1個農業村)1個社區,1929戶6163人,勞動力3156人,有藏、漢、蒙、回等8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7.9%。鄉屬站所6個,其中學校3所(小學1所、幼兒園2所),畜牧獸醫工作站、衛生院、派出所各1所。全鄉可利用草場194.69萬畝(冬春草場92.17萬畝,夏秋草場102.52萬畝),全鄉經營各類牲畜19.29萬頭(只、匹),其中馬0.13萬匹、牛2.66萬頭、羊16.50萬只。2024年全鄉牛出欄目標為1.18萬頭,已累計出欄牛1.26萬頭,已超目標821頭;全鄉羊出欄目標為6.77萬只,累計出欄羊6.81萬只,已超目標3
文化旅游:
亦稱“沙托寺”、“尕旦寺”藏語稱“扎西群科林”,意為“吉祥0洲”。現址位于縣治西南46公里青海湖西岸的黑土根,在今泉吉鄉境內布哈河畔的單龍溝。該寺故址在今泉吉鄉西南6公里的年乃索麻地方,南距
海日納遺址位于剛察縣泉吉鄉年乃索麻村,年代為卡約文化。類別為古遺址。為青海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哈龍巖刻位于剛察縣泉吉鄉,年代為待定。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為青海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剛察千戶轄。
1953年,始建區,同年改鄉制。
1958年,改稱公社。
1984年,復鄉制。
區劃:青海省·海北州·剛察縣·泉吉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