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海晏縣 | 隸屬:海北州 |
區劃代碼:632223 | 代碼前6位:632223 |
行政區域:青海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青 |
長途區號:0978 | 郵政編碼:810200 |
轄區面積:約444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77萬人 |
人口密度:約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鎮、4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三角城鎮 | 1.54萬人 | 268.3km2 | 三角城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9千米。人口0.4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族、蒙古族等,其中藏族占總人口的10%,蒙古族占總人口的15.9%。面積26…[詳細] |
西海鎮 | 1.47萬人 | 437km2 | 西海鎮海北藏族自治州轄鎮。位于湟水河源頭。州府駐地。人口1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蒙古、回等少數民族。面積437平方千米。轄區內無村和會和居委會(正在…[詳細] |
金灘鄉 | 2222人 | 902.9km2 | 金灘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10千米。人口0.7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蒙古族、藏族等,其中蒙古族占總人口的12.2%,藏族占總人口的3%。總面積90…[詳細] |
哈勒景蒙古族鄉 | 737人 | 759.83km2 | 哈勒景蒙古族鄉位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東北部,海拔3000-3500米,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的牧業鄉,總面積4.48萬公頃,其中草場面積為3.9萬公頃。下…[詳細] |
青海湖鄉 | 1630人 | 482.9km2 | 青海湖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12千米。人口1565人,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5.8%。面積482.9平方千米。轄莫湘灘、同寶2個牧委會。1958…[詳細] |
甘子河鄉 | 3030人 | 1488.64km2 | 甘子河鄉位于海晏縣西北部,距縣城67公里,北與祁連縣接壤,西與剛察縣相連,海拔3000-3500米,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純牧業鄉,全鄉總面積11.78萬…[詳細] |
地名由來:
1940年設海東設治局,旋改海晏設治局,1943年設海晏縣;取“海晏河清,地方承平”、“河清海晏,物阜年豐”為名;另據《中國地名由來詞典》:以近于青海湖得名。
基本介紹:
海晏縣位于青海省湖濱,湟水源頭,北接祁連、門源,東鄰大通、湟中,南接湟源、共和,西鄰剛察。總人口為2.44萬人,其中藏、蒙、回、土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43.4%。農牧業人口1.88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77.7%,總面積4580.07平方公里,占青海省總面積的0.62%。現轄五鄉二鎮二十六個行政村,49個農牧業生產合作社。其中四個牧業鄉,一個農業鄉,二鎮(三角城鎮(半農半牧鎮)、
(西海鎮)。縣城位于縣境東南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全縣交通十分便利,315國道縱穿全境,是青海“絲綢之路”南線的主要組成部分。1993年海北州府搬遷到該縣,為海晏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主要資源有草場
榮譽排行:
2023年1月,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2022年8月,海晏縣入選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
2022年4月,教育部確定海晏縣為2021年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市、區)。
2021年11月,海晏縣被確定為第二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縣(區)。
2021年9月,海晏縣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海晏縣為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海晏縣人口數量為3.77萬人,位列海北州各縣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位,位列青海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6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2790位。
歷史沿革:
古為西羌地,西漢末王莽置西海郡,治龍夷城(今三角城)。
從南北朝至隋朝先后為羌人鮮卑族吐谷渾(tǔyùhún)所據。
唐、五代時屬吐蕃王國。
宋時為唃廝啰(ɡūsīluō)所占。
元時,歸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轄。
明、清后,為蒙古族土默特部、喀爾喀部、厄魯特等部落的游牧地,均系王公、千戶政教合一的部落制。
1937年,設海晏設治局。
1943年,升局為縣。
1950年10月,海晏區行政委員會成立,暫屬湟源縣管
區劃: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