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鄉同寶村位于青海湖北岸,距縣城40公里,州府所在地本海鎮30公里,東與三角城鎮相連。同寶村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牧業村。現有農牧戶189戶951人,其中勞動力360人,年均勞務輸出100人以上。全村共有草場面積33.萬畝。冬季草場20萬畝,夏秋草場13萬畝)。畜牧業是同寶村的基礎產業。2007年底,牲畜總數達到42170頭(只),存欄母畜22936頭(只)。2008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42元,比上年增長8%。
同寶村平均海拔3500米,氣候屬高原大陸性氣候,降水少、蒸發量大,氣候干旱,雨熱同季,寒冷期長,溫涼期短,光照充足,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光能源豐富,年平均日照數為2580—2750小時。地勢以灘地和部分低山丘陵地貌組成,中厚層栗鈣土,高山草甸土為主。
同寶村今后的發展方向及需求
1、主導產業作用發揮不夠。畜牧業尚欠發達,適繁母畜比例,牲畜總增率,商品率仍較低,村民市場意識不強,畜牧業中靠天養畜,傳統經營的生產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觀,經濟效益好的半細毛羊和1/2混血野牦牛品種數量少,規模小;冬春草場、飼草料地達不到灌溉要求;畜產品以初級產品為主,缺乏加工能力。
2、村民文化素質低。全村360名勞動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2人,占全村勞動力人數的10.2%,由于文化程度偏低,村民接受科技的機會少,技術水平不高,農牧業科技推廣難度大,同時缺乏轉移就業技能,返鄉青年回村就業比例高。從業勞動力主要集中在第一產業,從而加大了第一產業的就業壓力。
3、基礎設施不完善。雖然全村所有農牧戶都實現了“五配套”,但60%以上現有暖棚不能滿足牲畜飼養需要,尤其在牲畜產仔和牛羊育肥時,暖棚緊張現象更為突出;夏秋草場雖已承包到戶,但圍欄設施不全;人畜飲水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引水入戶率低,實現清潔飲水的比例較低。
4、村莊建設缺乏規劃。全村總體規模較小,只有189戶。各居住區牧民居住呈自然分布,布局零亂,環境條件差。
5、公共事業發展緩慢。由于無集體經濟,缺乏資金,公共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村內無硬化道路,無休閑娛樂及文化活動場所,缺乏宣傳教育及五保護養老等公共設施;村中無垃圾處理設施,無清水、污物排放、發酹、凈化處理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