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川鄉 | 隸屬:民和縣 |
區劃代碼:632122210 | 代碼前6位:632122 |
行政區域:青海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青 |
長途區號:0972 | 郵政編碼:810000 |
轄區面積:約135.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71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清一村 | ~200 | 鄉中心區 | 此處有清澈的泉水,得名清泉大隊,后大村劃小,劃分成兩個村,劃分出清一村。…[詳細] |
虎狼城村 | ~201 | 村莊 | “虎狼”土語為紅色之意,此地多數紅色土壤命名,此地建有古城堡一座叫虎狼城,故得名虎狼城村。…[詳細] |
河東村 | ~202 | 村莊 | 本村落處于中川鄉域內大馬家河的東岸,地處河東岸,故得名河東村。…[詳細] |
河西村 | ~203 | 村莊 | 以地形和地理位置命名。因村落處于中川鄉域內大馬家河的西邊,取名河西。故得名河西村。…[詳細] |
紅崖村 | ~204 | 村莊 | 以地形和土質顏色命名。本村落依靠紅色山崖而居,故得名紅崖村。…[詳細] |
向陽村 | ~205 | 村莊 | 語意為我們的生活向太陽一樣溫暖,故名。1984年設立向陽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農場村 | ~206 | 村莊 | 此地原為青海軍區農場,軍區農場撤編后,當地群眾聚居命名農場。故得名農場村。…[詳細] |
光明村 | ~207 | 村莊 | 光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前進村 | ~208 | 村莊 | 前進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清二村 | ~209 | 村莊 | 本村處有清澈的泉水,得名清泉大隊。1984年設立清二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朱家嶺村 | ~210 | 村莊 | 本村位于山嶺上,最早住戶是以朱姓為主,故得名朱家嶺村。…[詳細] |
草灘村 | ~211 | 村莊 | 本村地勢低平且臨近黃河,地下水上升,形成片狀草灘,故得名草灘村。…[詳細] |
金田村 | ~212 | 村莊 | 本村莊稼成片,地塊方正齊整,呈井田狀,土地肥沃,莊家收成好命名,故得名金田村。…[詳細] |
美一村 | ~213 | 村莊 | 本村村民意在期望生活美好,團結友好,故得名美一村。…[詳細] |
美二村 | ~214 | 村莊 | 意在期望生活美好,團結友好,美好之意,故得名美二村。…[詳細] |
峽口村 | ~215 | 村莊 | 因地處黃河炳靈李家寺峽口得名。黃河從旁流經,進入狹窄的黃河谷地,故得名峽口村。…[詳細] |
團結村 | ~216 | 村莊 | 團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民主村 | ~217 | 村莊 | 意在團結進取下,發揚民主,故得名民主村。…[詳細] |
八大山村 | ~218 | 村莊 | 以地理形態命名。本村山嶺眾多,村域內有大小不等的八座山嶺,道路蜿蜒,因而命名八大山村。…[詳細] |
盤格村 | ~219 | 村莊 | 盤格藏語為山溝。早年有藏族聚居,盤格為藏語溝壑之意,群居山溝之地,故得名盤格村。…[詳細] |
魏家山村 | ~220 | 村莊 | 魏姓人家居住的山莊,故得名魏家山村。1984年設立魏家山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官亭地區俗稱三川,此地居黃河中游,中川地處官亭地區中部,故名中川鄉。
基本介紹:
中川鄉[Zhong Chuan Xiang]青海省海東地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轄鄉。位于縣境南端,南以黃河與甘肅省為界,距縣府駐地87公里。人口1.7萬,以土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4%。 轄朱家嶺、虎狼城、河東、河西、紅崖、光明、前進、清一、清二、向陽、農場、金田、草灘、美一、美二、峽口、盤格、團結、民主、八大山、魏家山21個行政村。
民和建縣前為碾伯縣轄中川堡,建縣后設中川鄉。1949年沿舊制仍設中川鄉,1956年成立中川土族鄉。1958年并入黃河公社,1961年分設中川公社,1984年復設中川鄉。
-經濟人文地處黃河谷地、灘地、溝谷地。產業以商貿、運輸、建筑、飲食服務業為主。農業以小麥
文化旅游:
付家臺遺址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民主村付家臺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類別為古遺址。為青海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哈家遺址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團結村陳家自然村,年代為馬家窯文化。類別為古遺址。為青海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家遺址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團結村陳家自然村,年代為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類別為古遺址。為青海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鄂家遺址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美一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類別為古遺址。為青海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胡李家遺址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光明村胡李家社,年代為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類別為古遺址。為青海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民和建縣前,中川鄉為碾伯縣轄中川堡,建縣后,設中川鄉。
1949年,沿舊制任設中川鄉。
1956年,成立中川土族鄉。
1958年,并入黃河公社。
1961年,設中川公社。
1984年,復設中川鄉。
2002年,將峽口鄉合并到中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