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寧市 | 隸屬:青海省 |
區劃代碼:630100 | 代碼前6位:630100 |
行政區域:青海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地級市 | 車牌代碼:青 |
長途區號:0971 | 郵政編碼:810000 |
轄區面積:約752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46.8萬人 |
人口密度:約328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南關街43號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城東區 | 49.03萬人 | 135km2 | 城東區位于西寧市東部。總面積114.6平方千米。2003年底,總人口214028人。以漢族為主,有回、藏、滿、土等27種民族,其中回族約占總人口的29…[詳細] |
城中區 | 32.58萬人 | 151km2 | 城中區是西寧市老城區的中心,古青唐城(建于公元1034年)的一部分,古為羌地。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漢軍西進湟水流域,漢將霍去病修建軍事據點西…[詳細] |
城西區 | 32.69萬人 | 57km2 | 城西區位于西寧市西部。總面積79平方千米。總人口為21萬(2004年)。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土等26種民族。區人民政府駐西關大街街道五四大街,郵編…[詳細] |
城北區 | 41.77萬人 | 138km2 | 城北區位于西寧市西北部。總面積138平方千米。總人口為19萬(2004年)。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滿、藏、蒙古等民族。區人民政府駐朝陽街道朝陽西路,郵編…[詳細] |
湟中區 | 39.5萬人 | 2444km2 | 湟中區位于西寧市西部。總面積2430平方千米。總人口49萬(2007年)。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土、蒙古族等。縣人民政府駐魯沙爾鎮,距省會西寧25千…[詳細] |
大通縣 | 40.34萬人 | 3090km2 | 大通縣地處青海省東部農業區北部,屬省會西寧市轄縣,全縣總面積3090平方公里,轄22個鄉、6個鎮,41萬人,人口密度129人/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詳細] |
湟源縣 | 10.98萬人 | 1509km2 | key 湟源縣地處青藏高原東端的日月山下,湟水河上游。是青海省東部農業區與西部牧業區的結合部,寧格鐵路、109國道、青新公路穿境而過,素有"海藏通衢"…[詳細] |
經開區(東川工業園) | 9.18萬人 | …[詳細] |
地名由來:
古稱青唐城、西平郡,取”西陲安寧“之意。
基本介紹:
西寧位于青海省東部河湟區,是青海省東北部以日月山以東同仁縣以北的黃河、湟水流域。包括黃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尖扎兩縣,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貴德縣,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門源回族自治縣,海東行政公署所轄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自治縣、樂都縣、平安縣以及西寧市和市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湟源縣、湟中縣等14個縣市。
西寧乃至青海省的風景名山,橫列于青海湖東側,屬祁連山支脈,位于湟源西南40公里,既是湟源、共和兩縣的交界處,又是農業區向牧業區的過渡地段。它的海拔3500米,山頂有紅色巖系裸露,故古稱赤嶺。傳說當年文成公主離開長安赴西藏登上此山
榮譽排行:
2025年4月,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
2025年2月,教育部認定西寧市為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
2025年2月,2024中國城市社會發展經濟發展與民生建設百強榜出爐,西寧市位列第76名。
2025年2月,2024中國城市社會發展人口發展與社會潛力百強榜出爐,西寧市位列第46名。
2025年2月,2024中國城市社會發展綜合排名百強榜出爐,西寧市位列第52名。
2024年6月,第二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公示,西寧市入選。
2024年5月,2024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西寧市位列第134名。
2024年2月,西寧市被命名為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
2023年9月,全國第三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名單公布,西寧市上榜。
歷史沿革:
西寧古為羌地,西漢時置軍事和郵傳據點西平亭,神爵初屬金城郡臨羌縣。
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軍西進湟水流域,漢將霍去病修建軍事據點西平亭,這是西寧建制之始。
東漢建安中置西平郡,治西都縣(今西寧市)。
(或說)魏文帝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擴建為西平郡,開始在此筑城。
北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改為西寧州,至此“西寧”之稱始于見史。
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治西寧縣,民國三十五年
區劃:青海省·西寧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