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小蘇莽鄉(xiāng) | 隸屬:玉樹市 |
區(qū)劃代碼:632701202 | 代碼前6位:632701 |
行政區(qū)域:青海省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青 |
長途區(qū)號:0976 | 郵政編碼:815000 |
轄區(qū)面積:約2147.7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1.36萬人 |
人口密度:約6人/平方公里 | 海拔:4100米 |
下轄地區(qū):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西扎村 | ~200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西扎”系藏語譯音,是因建立人民公社時,組建布青百戶隸屬西尕百長和扎日百長的屬民,以及白日瑪部分屬民在昌青科成立人民公社,是指西尕和扎日兩地合并后的簡…[詳細] |
本江村 | ~201 | 村莊 | “本江”系藏語譯音,原建立人民公社時,組建本巴布肖和江瑪屬民屬民于它嘛卡地成立本江公社,故名。之后雖村民委員會搬遷至扎西沃瑪達通,但村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扎秋村 | ~202 | 村莊 | “扎秋”系藏語譯音,是因原建立人民公社時,組建布慶百戶隸屬雜扯本日瑪和秋雄土官的屬民于竊貍格成立扎秋公社,是指扎扯和秋雄兩地簡稱,故名。“扎”指扎扯地…[詳細] |
多龍村 | ~203 | 村莊 | 多龍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讓多村 | ~204 | 村莊 | “讓多”系藏語譯音,是因為建立人民公社時組建仲巴本部的部分屬民于讓多地成立讓多公社,是讓曲與秋曲河匯集處,是村莊名形成行政村名。“讓”是指讓曲河,“多…[詳細] |
協(xié)新村 | ~205 | 村莊 | “協(xié)新”系藏語譯音,是因原建立人民公社時仲巴本部中的夏加和興娘兩地屬民為主的在興娘囊地成立成立生協(xié)新公社,是夏加和興娘兩地合稱簡名。“協(xié)”為夏加地,“…[詳細] |
江西村 | ~206 | 村莊 | “江西”系藏語譯音,是因原建立人民公社時,組建江西火倉的屬民于江西然格卡寺成立生產(chǎn)隊,是屬地名命為村名,是指具有巖石、樹木、河流、動物等景色宜人的福隆…[詳細] |
草格村 | ~207 | 村莊 | “草格”系藏語譯音,指本村落位于草曲河和格曲河兩河匯集處的岔口,故名。“草”意為草曲河,“格”意為格曲河。…[詳細] |
莫地村 | ~208 | 村莊 | “莫地”系藏語譯音,是因原建立人民公社時,組建蘇莽百長的部分屬民于莫地朵地成立莫地公社,故名。“莫地”是指此地的對面有一座莫那的神山,該山的山腳下有一…[詳細] |
地名由來:
小蘇莽是藏語譯間,因當?shù)赜袀“蘇莽囊嘉孜”比較大,為母寺。小蘇莽鄉(xiāng)原駐地莫地村的“蘇莽德孜特”比較小,為子寺,故名小蘇莽。
基本介紹:
小蘇莽鄉(xiāng)位于玉樹市東南部,距結古鎮(zhèn)97公里,全鄉(xiāng)總面積2147.7平方公里,東南與西藏昌都江達、四川甘孜接壤,西與囊謙縣和本市下拉秀鄉(xiāng)相連,北與巴塘鄉(xiāng)毗鄰。屬半農(nóng)半牧區(qū),平均海拔4100米,鄉(xiāng)轄9個行政村, 35個農(nóng)牧業(yè)合作社,總人口13570人。共有藏傳佛教寺院5座(分屬薩迦派、噶舉派),在冊僧尼1063人。小蘇莽鄉(xiāng)屬半農(nóng)半牧業(yè)鄉(xiāng),全鄉(xiāng)13879人,勞動力5193人,占總人口的49.27 %,2012年全鄉(xiāng)人均純收入2779.99元。全鄉(xiāng)現(xiàn)有耕地總面積1.3萬畝(享受國家良種補貼播種面積6818.20畝),農(nóng)作物以青稞芫梗隔年間歇種植為主,草場面積 288.2萬畝(可利用草場面積為279.2
文化旅游:
東存寺位于玉樹市小蘇莽鄉(xiāng)長青可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為青海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多龍寺位于玉樹市小蘇莽鄉(xiāng)西扎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為青海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然格寺位于玉樹縣小蘇莽鄉(xiāng)江西村然格卡社,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為青海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58年9月,從布拉尼肖格劃出。
1960年,稱勝利公社,11月,改稱小蘇莽公社。
1984年,改為小蘇莽鄉(xiāng)。
區(qū)劃:青海省·玉樹州·玉樹市·小蘇莽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