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臨沂市 > 郯城縣 > 泉源鎮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泉源鎮

[移動版]
地名:泉源鎮隸屬郯城縣
區劃代碼:371322114代碼前6位:371322
行政區域:山東省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魯Q
長途區號:0539 郵政編碼:276000
轄區面積:約66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4.4萬人
人口密度:約667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8個社區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泉頭社區~279鄉中心區
泉頭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夾埠社區~280村莊
夾埠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翁屯社區~281村莊
翁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毛家社區~282村莊
毛家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五湖社區~283村莊
五湖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郭莊社區~284村莊
郭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清泉社區~285村莊
清泉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馬陵山社區~286村莊
馬陵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地名由來:

為馬跑泉之源頭之意。據傳唐代建村。《民國·臨沂縣志》載:“馬跑泉,城東南泉源頭嶺,相傳昔人行軍至此,馬跑地得泉故名。土人因疏為長溝,以資灌溉。嶺長四、五里,鑿之皆可出泉,亦一利也”。村以此得名泉源頭。1953年后為區、公社和鄉人民政府駐地。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郯城縣轄鄉。山東省桑蠶基地和畜牧業強鄉。1942年建泉源區,1958年成立公社,1962年復稱區,1971年又改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東北部,馬陵山綿延東境南北,白馬河穿越西部南流。面積66平方公里,人口3.7萬。西緊靠山(海關)廣(州)公路,境內縣鄉柏油路四通八達。轄泉頭、集東、前寺、長埠嶺、郭莊、吉莊、西柳溝、東房莊、翁屯、后段宅、東王莊、石碑、南夾埠、紀莊、大馬莊、小王莊、東五湖、李五湖、前鮑等48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棉花、水果,桑蠶、畜牧業生產聞名魯南蘇北。鄉鎮企業以電子元件、軋鋼、食品加工為主,1994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畜牧業強鄉”。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確定泉源鎮為2022年山東省級農業產業強鎮

文化旅游:

鄟國故城

鄟國故城位于泉源鄉前城村北的高臺地上,俗稱“城頂子”。東近小河,西北臨后城村。遺址東西200米,南北150米,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斷崖處觀察,文化堆積厚1.5—4米,灰褐土質,雜有春秋、戰國

王莊清真寺

王莊清真寺位于泉源鄉王莊村西部,南北路以東。保護范圍:以原有大殿及偏房為重點,東西22米,南北18米,總面積396平方米。

后段宅遺址

后段宅遺址位于縣城東北約25公里,泉源鄉后段宅村南約2.5公里的馬陵山內大澗溝西坡上。西臨安子溝,北部有樹林和東西向山溝,中部、南部有幾間草房。遺址東西90米,南北120米,總面積約1.08

云門寺舊址

云門寺舊址時代:宋地址:郯城縣泉源鎮司家村保護范圍:635.5平方米,以舊址南部的老銀杏樹為基點(34°42′28″N,118°28′13″E),向南13米,向北18米,向東10米,向西10

龐涓谷遺址

龐涓谷遺址位于郯城縣泉源鄉卸甲營村西北的整個山體,年代為戰國、漢,類別為古遺址。龐涓谷遺址是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查看更多泉源鎮文化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1942年,第一次解放,劃歸郯城縣,稱泉源區。

1947年,被國民黨侵占,仍屬臨沂縣。

1948年再次解放,復歸郯城縣,為泉源區。

1953年,行政區劃調整,改為八區。

1962年,改成泉源區。

1971年,復稱泉源公社。

1984年4月,實行社分開,以駐地泉源頭,命名為泉源鄉。

2001年,與司家鄉合并為泉源鄉。

2020年6月撤鄉設鎮。


以下地名與泉源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国产gⅴ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怮 | 一级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 日本免费a级毛一片没码 | 亚洲一本免费视频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