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定陶區 | 隸屬:菏澤市 |
區劃代碼:371703 | 代碼前6位:371703 |
行政區域:山東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魯R |
長途區號:0530 | 郵政編碼:274000 |
轄區面積:約84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4萬人 |
人口密度:約638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天中街道陶朱公大街939號 | |
下轄地區:2個街道、9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天中街道 | 4.92萬人 | 47.3km2 | 天中街道隸屬于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取“天下之中”之意。2011年正式設立天中街道,轄原定陶鎮的城關、東城、西城、南城4個居委會和李竹匠、孔書莊、魏廟、…[詳細] |
濱河街道 | 9.05萬人 | 46.7km2 | 濱河街道隸屬于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2011年正式設立,轄3個社區居委會[1]、23個村民委員會、63個自然村,總人口6.4萬人,耕地面積2733公頃,…[詳細] |
冉堌鎮 | 6.88萬人 | 126.14km2 | 定陶縣轄鎮。1958年8月建東方紅公社,后稱冉堌公社,1984年改鎮。位于縣城東南,距縣城17公里。面積42.7平方公里,人口3.1萬。定(陶)碭(山…[詳細] |
張灣鎮 | 4.44萬人 | 63.23km2 | 定陶縣轄鎮。1958年建新村公社,1979年將東部16個大隊共46個自然村劃出,成立力本屯公社,1984年改為張灣鄉,1995年12月改為張灣鎮。位于…[詳細] |
黃店鎮 | 6.51萬人 | 103km2 | 定陶縣轄鎮。1958年成立超英公社,1984年改鎮。位于縣境東部,定(陶)豐(縣)公路穿過鎮中部,南接定(陶)碭(山)公路,西距京九鐵路25華里。面積…[詳細] |
孟海鎮 | 3.87萬人 | 63.01km2 | 定陶縣轄鎮。1958年建萬福公社,1984年1月改鄉,1995年設孟海鎮。位于縣境東北部,面積64.6平方公里,人口3.6萬。姑(庵)沙(土)、張(灣…[詳細] |
馬集鎮 | 4.37萬人 | 69.7km2 | 定陶縣轄鄉。1958年8月成立衛星公社,后改為馬集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縣城西南部,東魚河北岸,定陶新河南岸。面積37平方公里,人口2.3萬。定(…[詳細] |
仿山鎮 | 4.55萬人 | 75.68km2 | 仿山鎮轄48個行政村,77個自然村,1.3萬戶,5.2萬人,7萬畝耕地,總面積81.2平方公里,因境內建有西周曹國皇陵遺址——仿山而得名。近年來先…[詳細] |
半堤鎮 | 3.88萬人 | 63.63km2 | 定陶縣轄鄉。1979年1月成立半堤公社,1984年1月改鄉。位于縣境東北部。面積59.5平方公里,人口3.5萬。定(陶)萬(福)公路從中穿過。萬福河、…[詳細] |
杜堂鎮 | 2.84萬人 | 47.5km2 | 杜堂鎮位于定陶縣城東北7公里處,總面積40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3萬人,5萬畝耕地,南臨隴海鐵路、新歐亞大陸橋和京九鐵路在菏十字交匯,東豐公路、定…[詳細] |
南王店鎮 | 2.68萬人 | 53.4km2 | 定陶縣轄鄉。1958年8月成立紅星公社,1984年改為南王店鄉。位于縣城南。面積50.6平方公里,人口2.8萬。京九鐵路與菏(澤)商(丘)公路從鄉中南…[詳細] |
地名由來:
春秋末期,范蠡助越滅吳后,出海至齊,輾轉至陶,并“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定居焉,故曰定陶”。
范蠡(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著作有《計然篇》、《陶朱公生意經》等。 從漢武帝獨尊儒術、抵制商人開始,我國長達兩千余年的封建傳統中,均以“士(這里的士,不是廣泛的知識…… 范蠡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定陶區位于山東省西南部、菏澤市中部,是正在建設的菏澤新區,轄9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面積846平方公里,93萬畝耕地,64萬人。是山東省最佳投資城市、平安山東建設模范縣,是聞名遐邇的玫瑰之鄉、戲曲之鄉、武術之鄉。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定陶古稱陶,公元前221年建縣,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曾12次為國、8次為郡,是堯舜故都、商圣故里、大漢之源,是國家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縣”。堯舜在此創造了“堯天舜日”的賢明之治,開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縷政治文明曙光;西周時期曹叔振鐸在此建曹國,歷經26王、558年,25代國君均葬于定陶仿山,故有“天下曹姓出于陶之說”;春秋時期陶朱公范蠡居陶經商“十
榮譽排行:
2024年8月,定陶區被納入2024年山東省縣域數字農業發展縣建設計劃。
2023年6月,定陶區被確定為2022年山東省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縣。
2023年3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確定定陶區為2023年山東省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示范縣。
2022年11月,入選山東省青年發展友好型縣域試點名單。
2022年8月,定陶區入選2021年青年人才首選山東20大潛力城市。
2021年12月,定陶區被確定為第三批山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典型城市。
2021年9月,定陶區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8月,定陶區上榜2021中國智慧教育百佳縣市,位列第62。
2021年7月,定陶區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山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兩夾弦)。
歷史沿革:
定陶古陶丘,故邑名曰陶。
西周、春秋為曹國都,后入宋為陶邑。
戰國入魏,仍稱陶,又稱定陶。
秦置定陶縣,屬東郡。
西漢、魏、晉為濟陰郡治。
北魏濟陰郡徙縣西之左城。
隋于左城置濟陰縣,為濟陰郡治,定陶縣屬之。
唐降定陶縣為鎮,并入濟陰縣。
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復置,為廣濟軍治。
金、元屬曹州。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徙治今址,屬兗州府。
清屬曹州府。
1914年屬濟寧道。
1925年屬曹濮道。
1928年屬省
區劃: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