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長興集鄉 | 隸屬:東明縣 |
區劃代碼:371728204 | 代碼前6位:371728 |
行政區域:山東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魯R |
長途區號:0530 | 郵政編碼:274000 |
轄區面積:約13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67萬人 |
人口密度:約35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李煥堂村 | ~200 | 村莊 | 李煥堂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王高寨村 | ~201 | 村莊 | 王高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張小集村 | ~202 | 村莊 | 張小集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韓莊村 | ~203 | 村莊 | 韓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蔡莊村 | ~204 | 村莊 | 蔡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王店村 | ~205 | 村莊 | 王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黑崗村 | ~206 | 村莊 | 東黑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老君堂村 | ~207 | 村莊 | 老君堂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竹林村 | ~208 | 村莊 | 竹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長興集村 | ~209 | 村莊 | 長興集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翟莊村 | ~210 | 村莊 | 翟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許莊村 | ~211 | 村莊 | 許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安莊村 | ~212 | 村莊 | 安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龐莊村 | ~214 | 村莊 | 龐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趙九樓村 | ~215 | 村莊 | 趙九樓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董莊村 | ~216 | 村莊 | 董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燕莊村 | ~217 | 村莊 | 燕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高莊村 | ~218 | 村莊 | 高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楊莊村 | ~219 | 村莊 | 楊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王寨村 | ~220 | 村莊 | 三王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張夏莊村 | ~221 | 村莊 | 張夏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李莊村 | ~222 | 村莊 | 李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肖集村 | ~223 | 村莊 | 肖集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陳莊村 | ~224 | 鄉中心區 | 陳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木莊村 | ~225 | 鎮鄉結合區 | 木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于莊村 | ~226 | 鎮鄉結合區 | 于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王小臺村 | ~227 | 村莊 | 王小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羅寨村 | ~228 | 村莊 | 羅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劉寨村 | ~229 | 村莊 | 大劉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劉莊村 | ~230 | 村莊 | 劉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崔莊村 | ~231 | 村莊 | 大崔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六合集村 | ~232 | 村莊 | 六合集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黑崗村 | ~233 | 村莊 | 西黑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劉小臺村 | ~234 | 村莊 | 劉小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找營村 | ~235 | 村莊 | 找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魏莊村 | ~236 | 村莊 | 魏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任莊村 | ~237 | 村莊 | 任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明萬歷年間王姓在此建村,以姓氏命名為王崗村,因村西有座廟,明末清初村民又演化為“小蓋廟”“小蓋村”“小閣廟”,當時“小閣廟”很有名氣,信仰者來來往往,人流物流相對集中,餐飲、商貿應用而生,遂成集會,長興不衰,于是長興集就成為“小蓋廟”“小蓋村”“小閣廟”代名詞,民國初改村名為長興集。長興集鄉因鄉政府駐地于此,故名。
基本介紹:
長興集鄉地處魯豫兩省交界處的黃河灘區,屬山東省兩個純灘區鄉鎮之一,位于菏澤市東明縣西南部,東臨黃河大堤。
長興集鄉東臨黃河大堤(在長興境內16公里),西與河南長垣縣接壤,北臨沙沃鄉,南臨焦元鄉,東西最大橫距16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8公里,面積133平方公里,轄37個行政村,88個自然村,6.1萬人,5.8萬畝耕地,10萬畝灘涂地。長興集鄉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爭創一流”戰略指導思想,立足長興實際,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全鄉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了突飛猛進的良好勢頭。
-
歷史沿革
[1]1956年建長興集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7年,
榮譽排行: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長興集鄉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歷史沿革:
長興集鄉民國初期除董莊、李廟、楊莊、白莊屬河北開州飛地外,隸屬于長垣縣河東區,1945年前屬東垣縣抗日民主政府,1947年-1958年屬東明縣劉樓一區,1958年-1963年屬東明縣劉樓人民公社,1963年-1984年屬東明縣長興集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設立長興集鄉,2001年2月撤銷王店鄉并入長興集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