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鄉位于汶上縣東北部,東與泰安市的寧陽接壤。全鄉46個行政村,3.8萬人,面積77.9平方公里,耕地7.2萬畝,白石鄉資源豐富,民風淳樸,環境優美,極具開發潛力,具有對外開放和快速發展的良好基礎。
一、農業。白石屬于低山丘陵,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花生、地瓜、棉花。全鄉擁有高價值農作物2萬畝。林果生產有美國黑核桃、香玲核桃、油桃、凱特杏、日本金太陽杏等,養殖業有波爾山羊、小尾寒羊、利木贊牛、西門塔爾、瘦肉型長白豬等,已形成了高效種植、畜禽養殖和林果業生產三大主導產業。
二、鄉村企業、民營經濟。白石英鐘鄉境內優質花崗巖石資源豐富,儲量達1億立方米,花色品種主要有白、黃、紅、灰、黑、綠六種類型,以豐富的石材資源為依托,大力發展石材加工業,現已成為白石支柱產業,全鄉現有石材加工廠38處,刨石機、鋸解機近630臺(套),年開采加工能力15萬立方米,有來自福州、廈門、寧波、諸暨、泰順、黑龍江大慶、臨沂、荷澤、聊城、煙臺等外地客商投資辦廠,石材產品品種有路沿石、臺階石、公園風景石、步行石、廣場石、橋欄石、板石、園柱石、異型石等十大系列50多個品種,產品涵蓋周邊大中小城市,并暢銷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白石盛產地瓜,淀粉加工業發達,全鄉有制粉企業34家,產品遠銷臺灣、韓國、蒙古、俄羅斯和國內市場。
三、基礎設施,交通便利。距京滬鐵路,京九鐵路,日荷鐵路均40公里,公路與104、105國道,省蒙館線相連。電力充足快捷,汶上縣22萬變電站直供白石,并新建3.5萬自控式變電站,滿足白石的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照明生活用電,電話安裝已達4200門,建成了移通、聯通兩座基站,移動通訊實現了無縫覆蓋,鄉村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
四、社會環境。白石人民勤勞、樸實,具有尊重知識,崇高進步的優良傳統,白石具有較為豐富的自然知識,崇高進步的優良傳統。白石具有較為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曇山日本人稱為金山,以盛產黃金聞名遐邇。水牛山摩崖石刻、郭林郭尚書墓坊保存完好屬濟寧市面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鄉政治安定、社會穩定,人心思變、人心思上,加快發展白石已成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