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汶上縣 | 隸屬:濟寧市 |
區劃代碼:370830 | 代碼前6位:370830 |
行政區域:山東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魯H |
長途區號:0537 | 郵政編碼:272100 |
轄區面積:約88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8.75萬人 |
人口密度:約77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街道、11個鎮、1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中都街道 | 14.73萬人 | 50km2 | 中都街道位于汶上縣中部,東經116°29′、北緯35°43′。轄9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沿革
1948年解放前屬一區,1953年屬…[詳細] |
汶上街道 | 5.4萬人 | 23.1km2 | 汶上鎮位于汶上縣城區駐地,總面積3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萬畝,總人口10.8萬人,轄13個社區、10個行政村,是汶上縣工業重鎮、商貿大鎮、經濟…[詳細] |
南站街道 | 9.33萬人 | 95.56km2 | 南站鎮是濟寧市委市政府創新體制機制設立的十四處新型鄉鎮之一,2008年7月28日,汶上縣委、縣政府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省級經濟開發區(工業…[詳細] |
南旺鎮 | 4.75萬人 | 59.3km2 | 南旺鎮地處汶上西南,東臨古城汶上、西接嘉祥、北枕水泊梁山,南依任城。全鎮人口5.7萬人,總面積59.3平方公里。交通網絡四通八達,京杭大運河流經南北,…[詳細] |
次邱鎮 | 4.62萬人 | 70km2 | 汶上縣轄鄉。春秋時孔子在此講學,故名講堂鄉,唐初為紀念孔子易名次丘至今。1963年成立次丘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縣境西南,距縣城10.5公里。面積…[詳細] |
寅寺鎮 | 2.62萬人 | 52.8km2 | 寅寺鎮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7.5公里,面積52.8平方公里,轄68個自然村,32個村民委員會,有10911戶,4.5萬人,其中女22259人,非農業人…[詳細] |
郭樓鎮 | 3.23萬人 | 58.31km2 | 郭樓鎮位于汶上縣西北部,西接水泊梁山,北依東平湖畔,在東平、梁山、汶上三縣兩市交界處,縣距縣城11公里,面積58.31平方公里,人口4.7萬人,轄41…[詳細] |
康驛鎮 | 6.28萬人 | 88.6km2 | 康驛鎮位于汶上縣最南端,東臨兗州,南接任城。全鎮轄57個行政村,總人口7.53萬人,轄區面積8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6萬畝。是省政府批準的中心鎮…[詳細] |
苑莊鎮 | 2.15萬人 | 50.38km2 | 苑莊鎮位于東經116。03`~116。36`,北緯35。41`~35。47`,地處汶上、寧陽、兗州三縣市交界處,東臨名城兗州、曲阜,西接縣城東郊,部分…[詳細] |
義橋鎮 | 3.27萬人 | 67.09km2 | 義橋鄉位于古中都汶上縣東南部,北依泰山,南臨微山湖,東毗孔子故里曲阜,西連水泊梁山。總面積68.6平方公里,轄40個行政村,4.5萬人,6.9萬畝耕地…[詳細] |
郭倉鎮 | 2.48萬人 | 42.99km2 | 一、地理位置
山東省汶上縣郭倉鎮,屬汶上城郊,駐地離縣城6公里,位于濟寧、泰安兩市交界處,西臨郭樓鎮,東臨苑莊鎮,南臨汶上鎮,北靠…[詳細] |
白石鎮 | 3.27萬人 | 77.9km2 | 白石鄉位于汶上縣東北部,東與泰安市的寧陽接壤。全鄉46個行政村,3.8萬人,面積77.9平方公里,耕地7.2萬畝,白石鄉資源豐富,民風淳樸,環境優美,…[詳細] |
楊店鎮 | 2.16萬人 | 52.6km2 | 汶上縣楊店鎮位于汶上縣東北部,西鄰東平縣,北依大汶河,與肥城、東平隔河相望。全鄉總面積52.6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38個自然村,總人口3…[詳細] |
劉樓鎮 | 2.86萬人 | 41.21km2 | 劉樓鎮位于汶上縣西南部,距縣城13公里,南距濟寧30公里,西與梁山、嘉祥接壤,總面積4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萬畝,境內南北長約6.4公里,東西…[詳細] |
軍屯鄉 | 1.62萬人 | 51.7km2 | 軍屯鄉位于汶上縣東北部,鄉駐地距縣城25公里,東部與寧陽縣接壤,北部與肥城市、東平縣隔大汶河相望,西臨楊店鄉,南與白石鄉接壤,面積為51.7平方公里,…[詳細] |
地名由來:
取”汶水在上(北)”之意,取名汶上縣,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汶上地處山東省西南部,東臨古城兗州,西接水泊梁山,南依微山湖,北枕東岳泰山。東經116°40′—116°18′、北緯35°31′—35°36′,大部分地區處于平原地帶,汶上縣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區。總面積889平方千米。[35]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汶上縣常住人口為687544人。[34]
汶上縣境內有大汶河,小汶河流經北部以及西部,又有泉河等河流流經中東部而后匯流到小汶河,包括縣域下面的地下水也全部源于汶水的補給,汶上整個縣域地處汶水之上,因此得名汶上。
汶上縣境內山丘屬泰沂山系,多為東南西北走向,純山面積31平方千米,主要曇山、太白山(水牛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汶上縣核桃栽培系統被認定為山東省第二批農業文化遺產資源。
2023年6月,汶上縣被確定為2022年山東省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縣。
2023年5月,汶上縣入選2023年鄉村建設評價樣本縣名單。
2023年1月,水利部公布第五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汶上縣入選。
2022年12月,汶上縣被認定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2022年11月,入選山東省青年發展友好型縣域試點名單。
2022年8月,汶上縣認定2021年度山東省建筑業強市強縣名單。
2022年2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認定汶上縣為國家級制種大縣(大豆)。
2021年12月,汶上縣被認定為第三批山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歷史沿革:
春秋為魯中都邑地。
戰國齊置平陸邑。
秦屬薛郡。
西漢置東平陸縣。
南朝宋改名平陸縣,又于其西置平原縣,于故中都置樂平縣。
北齊徙平原縣離境,省平陸縣入樂平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改樂平為平陸。
唐天寶元年(742)改名中都縣。
金貞元元年(1153)改為汶陽縣。
泰和八年(1208)改汶陽縣為汶上縣。
沿用至今。
明屬兗州府東平州。
清屬兗州府。
1914年屬濟寧道。
1925年屬兗濟道。
1928年屬省。
1936年屬第
區劃: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