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戰役紀念園位于陽谷縣城南壽張鎮的沙河崖村,1947年,-司令員和-政委正是在這里,指揮著十二萬晉冀魯豫野戰軍強渡黃河,將蔣介石苦心經營的黃河防線土崩瓦解,吹響了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的號角。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戰役紀念園共分為劉鄧大軍渡河指揮部舊址、渡河廣場和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戰役紀念館三部分。指揮部舊址真實再現了當年劉鄧兩位-在沙河崖指揮作戰和艱苦生活的場景。渡河廣場設計為兩階式,代表著劉鄧兩位-曾來這里居住過兩次,廣場中央是按照1:1的比例采用花崗巖制作的人物雕像,展現的劉鄧兩位-站在船只上帶領戰士們渡河的情景,雕像連底座共高4.763米,代表著劉鄧兩位-在1947年6月30日率部隊強渡黃河天險。紀念館主要包括
陽谷縣烈士祠位于陽谷縣壽張鎮北門村。烈士祠正門朝西,采用牌坊式建筑,宏偉壯觀,正上方正楷橫書“英烈千秋”四個金黃大字。迎壁牌坊上 書-寫著毛澤東同志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向北是通往紀念堂通道,中間拾級而上,兩側栽植有青柏、萬年青等。紀念堂設在祠內北端至高點,坐北朝南,現代建筑,水泥結構,莊嚴肅穆。紀念堂門廳正上方橫書“丹血照汗青”五個金光大字,門廳兩側分別書寫“捐軀報國”、“鞠躬盡瘁”。紀念堂內,北側矗立著17座紀念碑,上面用正楷銘刻著607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英名,其中,現屬陽谷縣籍烈士166名,臺前、梁山兩縣籍烈士441名。堂內東側安放著21名解放后犧牲的烈士骨灰。陽谷縣烈士祠始建于1948年4月,19
沙河崖劉鄧大軍渡黃河指揮部舊址位于陽谷縣壽張鎮,年代為1947年。2013年10月10日,沙河崖劉鄧大軍渡黃河指揮部舊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八里廟龍山文化遺址位于陽谷縣壽張鎮八里廟村,年代為龍山文化,類別為古遺址。2014年10月,八里廟龍山文化遺址被公布為聊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臺漢墓群遺址年代為漢,位于陽谷壽張鎮南臺村。1983年3月16日,南臺漢墓群遺址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公(大年)祠年代為明,位于陽谷壽張鎮東街。2004.9.19,王公(大年)祠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殷云霄墓位于陽谷縣壽張鎮沙河崖村,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墓葬。1999年4月,殷云霄墓被公布為聊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潘莊古槐年代為明,位于陽谷四棚鄉潘莊。2000年7月3日,潘莊古槐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五代名將王彥章故里碑年代為五代,位于陽谷壽張鎮壽張東關。1983年3月16日,五代名將王彥章故里碑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