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埠鎮 | 隸屬:高新區 |
區劃代碼:370303105 | 代碼前6位:370303 |
行政區域:山東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魯C |
長途區號:0533 | 郵政編碼:255000 |
轄區面積:約21.3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4萬人 |
人口密度:約72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鐵山社區 | ~001 | 鎮鄉結合區 | 鐵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鐵冶村 | ~201 | 鎮中心區 | 鐵冶村位于張店區東北角,是張店區最古老的村莊之一,出土文物有商周古陶器,村西鐵山亦名商山,其優質的鐵礦石,自春秋戰國就在此冶煉故名冶里。清末分為東西冶…[詳細] |
中埠村 | ~202 | 鎮中心區 | 中埠村位于張店東北部,全村人口有 1465 人,耕地面積1400多畝,系砂姜黑土,中埠村在鐵山東側,系平原與丘陵結合地帶,地勢西高東低。所傳,該村在戰…[詳細] |
于家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于家村明初始建,解氏定居,曰解家莊,后來改為解于莊,明末清初解氏衰退,金嶺鎮于氏祖三錫收其土地三頃修建于氏慶園,民國初年(1928年)改名為于家莊,以…[詳細] |
黃金村 | ~204 | 鎮中心區 | 黃金村坐落于張店東北三十公里的鐵山北麓,緊靠張店至皇城公路和金嶺鐵礦專用線,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春秋戰國建村,一九三八年建立黨組織,一九五三年實現集體…[詳細] |
孟家村 | ~205 | 村莊 | 孟家村位于張店東北角,鐵山路公路用線經過村莊,南靠309國道,交通便利。據傳,明初孟氏遷來立村,村名為孟家海子,因村東有一條河流,稱作“運糧河”,俗傳…[詳細] |
楊辛村 | ~206 | 村莊 | 楊辛村座于張店東偏北十公里,鐵山路公路專用線經過村莊,南靠309國道,交通極為便利,據考,村原與孟家海一個村,清朝末年因修筑圍墻,隔之于外,始稱辛莊,…[詳細] |
小王村 | ~207 | 村莊 | 小王村位于張店東北角,全村現有人口387人,據傳,明洪代初年,自棗強遷來定居,因莊北有大王莊,為避小崇圣,故定名為圣王莊,清乾隆九年,重修爐神姑廟碑上…[詳細] |
大王村 | ~208 | 村莊 | 大王村位于黑鐵山東南腳下,金嶺鐵礦專用鐵路線以東的鐵山路兩側,沿鐵山路向南1.5公里即至309國道,向北不到一公里是省道102,村北有大片桃園,與市園…[詳細] |
邊辛村 | ~209 | 村莊 | 邊辛莊座落于張店區東北13公里,以黑鐵山與鳳凰山之谷底,北東與臨淄區搭界,南與黃金,西與張家莊接壤,現有面積1830畝,人口1470人,張店至皇城上路…[詳細] |
張家村 | ~210 | 村莊 | 張家村位于張店區西北角,黑鐵山北側,村北靠原長山縣城至臨淄城的大道,明初由張姓從山西遷來定居,取名張家莊,人民公社時期稱張家大隊,1983年村改時定名…[詳細] |
郭家村 | ~211 | 村莊 | 郭家村位于張店區西北角,黑鐵山北側,據傳明初,郭姓從山西遷來立村,以郭姓定名郭家莊,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稱郭家大隊,1983年村改時定名為郭家村,該…[詳細] |
大寨村 | ~212 | 村莊 | 大寨座于張店東北十公里的鐵山西麓,北臨鐵山至石橋公路,資源豐富,風景秀麗,春秋戰國時期為齊國屯兵營寨,故稱大寨。明初向氏遷此后,曾名向家寨子。清初被洪…[詳細] |
金嶺鐵礦社區 | ~401 | 鎮鄉結合區 | 金嶺鐵礦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油田制管公司社區 | ~402 | 鎮鄉結合區 | 油田制管公司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基本介紹:
中埠鎮位于淄博市張店區東北部,東接臨淄區鳳凰鎮,西靠著名的黑鐵山,北臨淄博高新技術開發區,南依309國道,屬山東半島對外開放區,環淄博經濟發展帶、半島城市群,是一個工農結合、城鄉一體化的省級文明鎮,F轄12個自然村,轄區面積21.33平方公里,總人口2.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6萬人。轄區內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基礎設施齊全、配套服務完善、各類企業云集,鎮內有山東金嶺鐵礦、山東勝利鋼管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業。2009年底山東勝利鋼管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掛牌上市,山東金嶺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境內上市公司。2009年山東聯創節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也被淄博市金融辦確定為擬上市公司。另有與膠濟鐵路線相連的鐵路
榮譽排行:
2014年7月,中埠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3年12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公布中埠鎮為山東省“百鎮建設示范行動”第二批示范鎮。
2011年10月,環境保護部授予中埠鎮2011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