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昌城鎮 | 隸屬:諸城市 |
區劃代碼:370782110 | 代碼前6位:370782 |
行政區域:山東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魯G |
長途區號:0536 | 郵政編碼:261000 |
轄區面積:約11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77萬人 |
人口密度:約48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6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昌城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昌城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得利斯社區 | ~008 | 鎮鄉結合區 | 得利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埠口社區 | ~009 | 鎮鄉結合區 | 埠口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孫村社區 | ~278 | 鎮鄉結合區 | 孫村社區:位于昌城鎮西南2公里處,含孫村一、孫村二、孫村三、孫村四等社區。
…[詳細] |
楊義莊社區 | ~279 | 鎮鄉結合區 | 楊義莊社區:位于昌城鎮以北2公里處。
…[詳細] |
河岔社區 | ~280 | 鎮鄉結合區 | 河岔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鄭家河岔社區 | ~281 | 鎮鄉結合區 | 鄭家河岔社區:位于昌城鎮西北2公里處。
…[詳細] |
道口社區 | ~282 | 鎮鄉結合區 | 道口社區:位于昌城鎮東南2公里處,含王家道口、楊家道口、車家道口、路家道口、后道口等村。
…[詳細] |
重興社區 | ~283 | 鎮鄉結合區 | 重興社區:位于昌城鎮東南3公里處,含大重興、小重興等村。
…[詳細] |
行寺社區 | ~284 | 鎮鄉結合區 | 行寺社區:位于昌城鎮以南3公里處,含東行寺、西行寺、小行寺等村。
…[詳細] |
栗園社區 | ~285 | 鎮鄉結合區 | 栗園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巴山社區 | ~286 | 鎮鄉結合區 | 巴山社區:位于昌城鎮西北7公里處,含王家巴山、喬家巴山、孫家巴山等村。
…[詳細] |
大宋社區 | ~287 | 村莊 | 大宋社區:位于東官溝東北2公里處,含東大宋、西大宋等村。
…[詳細] |
芝靈社區 | ~288 | 村莊 | 芝靈社區:位于昌城鎮以北6公里處,含林家芝靈、孫家芝靈、邱家芝靈等村。
…[詳細] |
官溝社區 | ~289 | 村莊 | 官溝社區:位于芝靈社區北側,含東官溝、西官溝等村。…[詳細] |
埠頭社區 | ~290 | 村莊 | 埠頭社區:位于昌城鎮東北5公里處,含東埠頭、西埠頭、埠頭一等村。
…[詳細] |
地名由來:
根據駐地村莊名稱得名。西漢時置昌縣,因是侯王封地又名昌王城,漢以后直稱昌城。清末和民國時期稱為昌城街,村以古地名得名。
基本介紹:
山東省諸城市昌城鎮轄78個村,6.5萬人,版圖面積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78萬畝。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昌城鎮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東距青島120公里,西臨206國道,南達日照80公里,北通濰坊70公里。平日路、諸朱路兩條省道,陸海大通道--哈長鐵路膠新線及即將修建的青萊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得利斯火車站座落在鎮區東部;鎮內村村通油路,市內公交車通車里程146公里。
鎮村工業異軍突起。先后發展起了肉類加工、輪胎生產、汽車配件、建筑建材、果菜加工、服裝印染六大工業體系,企業總量達365家,形成了以得利斯、瀘河兩家國家級企業集團雙峰巍峨、眾多中小企業千山競秀的發展態勢。瀘
榮譽排行:
2022年4月,昌城鎮被確定為第三批山東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創建鄉(鎮、街)。
2022年1月,昌城鎮被確定為第二批山東省教育強鎮筑基試點鄉鎮。
2021年12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認定昌城鎮為2021年山東省級農業產業強鎮。
2020年12月,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命名昌城鎮為第二批濰坊市公共文化建設示范鎮(街道)、社區(村)。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昌城鎮位列第597名。
2014年7月,昌城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8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確定昌城鎮為山東省百鎮建設示范行動示范鎮。
2011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昌城鎮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宰相莊園、古樹王國——諸城劉墉栗園諸城劉墉栗園位于中國板栗之鄉——諸城市昌城鎮,占地面積1.8萬畝,是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和國家級AAA級旅游景區。劉墉栗園被譽為“天然氧吧,古樹王國”。分布我
歷史沿革:
昌城古屬夷地,《禹貢》青州之域。
周屬莒子國封地。
春秋屬魯,戰國歸齊。
秦屬瑯琊郡。
西漢初年置昌縣,東漢被廢,縣地入東武。
隋開皇十八年(598)改東武縣為諸城縣,昌城屬之,沿革歷代封建王朝,皆無變更。
清至民國初期時屬逄戈莊練。
1929年置昌城鄉,屬第七區。
1946年6月置昌城區,1951年春改為第十六區。
1958年2月撤區并鄉,改置昌城鄉。
1958年9月,昌城與芝靈合并,成立先鋒人民公社。
1959年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