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麻洞川鎮 | 隸屬:南泥灣開發區 |
區劃代碼:610602116 | 代碼前6位:610602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J |
長途區號:0911 | 郵政編碼:716000 |
轄區面積:約25.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226人 |
人口密度:約24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麻洞川村 | ~200 | 鄉中心區 | 1928年建村,1955年屬麻洞川鄉麻洞川村,1958年屬麻洞川人民公社麻洞川生產隊,1984年屬麻洞川鄉麻洞川村,屬麻洞川鄉。1989年屬麻洞川鄉麻…[詳細] |
金盆灣村 | ~201 | 村莊 | 清朝同治年間建村,1955年為麻洞川鄉金盆灣村,1958年為麻洞川人民公社金盆灣生產隊,1984年更名為金盆灣村,屬麻洞川鄉。1989年更名為金盆灣村…[詳細] |
岳屯村 | ~206 | 村莊 | 1929年建村,1955年為麻洞川鄉岳屯村,1958年為麻洞川人民公社岳屯生產隊,1984年更名為岳屯村,屬麻洞川鄉。1989年更名為岳屯村委會,屬麻…[詳細] |
雪水灣村 | ~207 | 村莊 | 1955年為麻洞川鄉雪水灣村,1958年為麻洞川人民公社雪水灣生產隊,1984年更名為雪水灣村,屬麻洞川鄉。1989年更名為雪水灣村委會,屬麻洞川鄉。…[詳細] |
石窯灣村 | ~211 | 村莊 | 1928年建村,1955年屬麻洞川鄉石窯灣村,1958年屬麻洞川人民公社石窯灣生產隊,1984年屬麻洞川鄉石窯灣村,屬麻洞川鄉。1989年屬麻洞川鄉石…[詳細] |
西村村 | ~212 | 村莊 | 西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樊村村 | ~213 | 村莊 | 1917年建村,1955年為麻洞川鄉樊村村,1958年為麻洞川人民公社樊村生產隊,1984年更名為樊村村,屬麻洞川鄉。1989年更名為樊村村委會,屬麻…[詳細] |
趙臺村 | ~215 | 村莊 | 1928年建村,1955年屬麻洞川鄉趙臺村,1958年屬麻洞川人民公社趙臺生產隊,1984年屬麻洞川鄉趙臺村,屬麻洞川鄉。1989年屬麻洞川鄉趙臺村委…[詳細] |
姚家坡村 | ~216 | 村莊 | 姚家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曲里村 | ~217 | 村莊 | 1955年為麻洞川鄉曲里村,1958年為麻洞川人民公社曲里生產隊,1984年更名為曲里村,屬麻洞川鄉。1989年更名為曲里村委會,屬麻洞川鄉。2014…[詳細] |
地名由來:
清朝乾隆年間建村,是汾川河流域的產麻地,因村東頭有個石洞是行人必進之路,故名。
基本介紹:
延安市寶塔區轄鄉。1972年設麻洞川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南川中部,汾河上游,距市區65公里。面積25.7平方公里,人口0.9萬。轄金盆灣、胡屯、老溝、炭窯溝、麻洞川、玉家崖、金家屯、岳家屯、雪水灣、任家窯、劉臺、三合、石窯灣、西村、樊村、姚家坡、曲里、張滿溝、車家畔、高村、趙臺21個村委會。礦藏有有石油。特產紅小豆、大豆、大豆、綠豆等。畜牧業以養羊為主。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陜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麻洞川鎮為2019年度陜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歷史沿革:
1935年紅泉縣戰三區設麻洞川鄉,1937年紅宜縣金盆灣區設五鄉,1944年南泥灣墾區金盆灣區設麻洞川鄉,1948年延安縣金盆灣區改設三鄉,1950年金臨區設麻洞川鄉,1955年麻洞川區公所轄麻洞川鄉,1958年組建麻洞川人民公社,1984年改稱麻洞川鄉,2020年1月經省民政廳同意撤鄉設鎮,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