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彭南村 | 隸屬:彭公鎮 |
區劃代碼:610428106200 | 代碼前6位:610428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陜D |
長途區號:0910 | 郵政編碼:712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明朝中葉,村中彭家財勢龐大,故將村子稱為彭公村。后彭公村根據地理方位分為彭南、彭北兩個村。
基本介紹:
彭南村簡介
彭南村位于縣城6.5公里,全村人1455人,382戶,耕地面積2493.4畝,其中果樹1860畝,掛果1480畝,全村共有黨員29人,其中男26人,女3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85.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79元,全村主導產業以蘋果為主。
彭南村與彭北村、馬坊村、豐頭村、齊宇河村、孝席村、曹胡村、大興村、鴉兒溝村、高家坡村、方莊村、孝村村、石楊河村、米家墩村、南峪村相鄰。
歷史沿革:
解放后,全縣設五區,三十五鄉,彭公村隸屬進賢區管轄,1952年查田定產前,調整鄉級區劃,進賢區改稱二區,彭公村隸屬二區管轄,1956年二區改為相公區,1956年2月,撤區并鄉,調整機構,全縣設13鄉,1鎮,轄211個行政村,彭公村歸彭公鄉管轄。
1956年實行合作化,全縣實行政社合一,農業合作社生產隊取代了行政村和自然村。
1958年12月,撤銷長武縣置,鄰長枸三縣合一,原長武縣境內設長武、巨家兩個人
周邊相關:
彭南村附近有昭仁寺、長武縣博物館、臥龍山公劉廟、黑河大橋、董家坪遺址、昭仁寺大殿等旅游景點,有長武蘋果、長武水豆腐、煤炭、晉棗、長武鍋盔、長武酥肉等特產,有八跨五席、陜西柳毅傳書、茯磚茶制作技藝、蛟龍轉鼓、旬邑嗩吶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