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屋村 | 隸屬:亭口鎮 |
區劃代碼:610428105250 | 代碼前6位:610428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陜D |
長途區號:0910 | 郵政編碼:71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馬屋村居涇河之濱,依山傍水,廖川闊野,草肥水美,是養馬的首選之地,故在此起蓋屋宇,修造屋舍,駐兵屯馬。人們就將圈馬屯養的屋舍稱之謂“馬屋”,久而久之“馬屋”就成了該村的村名。
基本介紹:
陽坡村簡介
陽坡村地處亭口鎮政府以西,距亭口鎮政府5公里,全村共有2個村民小組, 125戶,484人,共有土地面積1719畝,其中耕地1620畝,人均占有2.6畝,果園面積136畝,雜果面積58畝,共有大家畜138頭,人畜飲水工程一處。
馬屋村與冢豐村、西塬村、安里村、胡堡村、山莊村、路家村、碾子坡村、朱位村、三臺村、馮家村、坷垴村、柴廠村、安華村、支村村相鄰。
歷史沿革:
明朝萬歷十一年(1583年)復置長武縣時,馬屋村歸屬亭口里管轄,沿襲至民國初年,隨歷史演變,曾劃歸進賢里管轄,民國末年又歸屬亭口鄉公所管轄。
解放后,長武縣改設五區,馬屋仍復歸東區亭口管轄。
1956年,原屬該村的“馬屋寶蓋”劃歸二廠管轄,該村的山頂、園子溝、朱家嶺劃歸下孟管轄,并成立了“三豐”農業合作社,馬屋村所含現有的三個村民小組則稱為“禾豐”農業合作社,歸屬冉店鄉管轄。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馬
周邊相關:
馬屋村附近有昭仁寺、長武縣博物館、臥龍山公劉廟、黑河大橋、董家坪遺址、昭仁寺大殿等旅游景點,有長武蘋果、長武水豆腐、煤炭、晉棗、長武鍋盔、長武酥肉等特產,有八跨五席、陜西柳毅傳書、茯磚茶制作技藝、蛟龍轉鼓、旬邑嗩吶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