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澄城縣 | 隸屬:渭南市 |
區劃代碼:610525 | 代碼前6位:610525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陜E |
長途區號:0913 | 郵政編碼:714000 |
轄區面積:約112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0.41萬人 |
人口密度:約27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街道、9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城關街道 | 11.98萬人 | 49.8km2 | 城關街道隸屬陜西省澄城縣,介于東經109°40′30″—110°05′50″,北緯34°55″—35°27′05″,地處澄城縣城區,東邊、北邊與莊頭鄉…[詳細] |
馮原鎮 | 2.76萬人 | 154km2 | 馮原鎮是渭北名鎮,中國陜西外貿優質蘋果第一鎮,省級重點鎮。距省會西安180公里,全鎮轄27個村,188個村民小組,8250戶,35000口人,其中農業…[詳細] |
王莊鎮 | 2.86萬人 | 96km2 | 王莊鎮地處澄城縣縣城西北16公里處,土地面積96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94個村民小組;交通通訊發達,秦202線、縣鄉公路貫穿南北,電話裝機3000…[詳細] |
堯頭鎮 | 7320人 | 46km2 | 澄城縣轄鎮。1958年建堯頭公社,1984年改鄉,同年與溝鎮合并,改堯頭鎮。位于縣城以西,距縣城8公里。面積46平方公里,人口1.6萬。澄(城)白(水…[詳細] |
趙莊鎮 | 2.3萬人 | 82km2 | 趙莊鎮位于澄城北部沿山地帶,北依黃龍,東臨合陽,距縣域19.2公里,版圖眼面積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2415畝。99年5月撤鄉建鎮,轄19個行…[詳細] |
交道鎮 | 1.22萬人 | 96km2 | 交道鎮位于澄城縣中部距城南10公里處,地勢北高南低,鎮址海拔615.6 m,最高海拔634.3 m(北社村東),最低海拔406.9m(卓里村西固市),…[詳細] |
寺前鎮 | 1.89萬人 | 96km2 | 交道鎮位于澄城縣中部距城南10公里處,地勢北高南低,鎮址海拔615.6 m,最高海拔634.3 m(北社村東),最低海拔406.9m(卓里村西固市),…[詳細] |
韋莊鎮 | 2.55萬人 | 77.25km2 | 韋莊鎮地處澄城、大荔、蒲城三縣交界,距縣城25公里,境內地勢平坦,平均海拔450米全鎮總面積77.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6萬畝。轄27個行政村…[詳細] |
安里鎮 | 1.37萬人 | 安里鄉所轄20個行政村,111個村民小組,5409戶24272人,共有勞動力13626人,其中男7377人,女6249人,總耕地為56120畝。
…[詳細] | |
莊頭鎮 | 2.75萬人 | 莊頭鎮地處北緯34°55′45″-35°27′05″,東經109°04′30″-110°05′50″之間。地勢北高南低,坡度平緩,平均海拔714米,…[詳細] |
地名由來:
春秋時期,晉國設置徵邑,西漢設徵縣,徵、澄二字音近,后來訛徵為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設為澄城縣。
基本介紹:
澄城位于渭北高原東北部,全縣轄9鎮1辦160個行政村14個社區,總人口40萬,農業人口31.4萬,國土面積11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0萬畝。2019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90億元,同比增長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6億元,同比增長3%;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2649元和11923元,同比增長8.1%和9.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8354萬元。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31:20:49。
澄城屬少數民族雜散居區,共有少數民族20個,以回族為主,其次是蒙古族、藏族、土家族、黎族、水族、朝鮮族、侗族、佤族、納西族、鄂溫克族、傈傈族、滿族、哈尼族、彝族、布依族、苗族、畬族、壯族、維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農業農村部公布了全國第一批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澄城縣榜上有名。
2024年1月,入選2023第三屆中國文化百強縣名單。
2023年12月,澄城縣被確定為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第一批)。
2023年11月,澄城縣畜禽肉類(生豬)產業鏈典型縣被認定為第二批陜西省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
2023年11月,澄城縣被認定為第二批陜西省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畜禽肉類(生豬)產業鏈典型縣)。
2023年11月,澄城縣被評定為2023年陜西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市。
2023年10月,水利部公布第六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澄城縣榜上有名。
2023年8月,澄城縣被命名為2023年陜西省雙擁模范城(縣)。
2021年9月,澄城縣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歷史沿革:
據《尚書·禹貢》記載,周以前,處于傳說中之雍州。
春秋屬晉,為北徵(今蒲城縣避難堡)、王官(今善化鄉居安村西)及郊地,周頃王二年(前617)秦伐晉取北徵。
戰國初,屬魏。
秦、魏爭奪,后歸秦,隸重泉(今蒲城縣地)。
秦(前221—前206)置北徵縣,屬內史。
楚漢相爭之際,屬塞國,隸重泉。
西漢高帝元年(前206),漢滅塞國后,屬河上郡。
九年(前198),屬內史。
景帝二年(前155),復設北徵縣,后易名徵縣,
區劃: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