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洞溝鎮 | 隸屬:定邊縣 |
區劃代碼:610825115 | 代碼前6位:610825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K |
長途區號:0912 | 郵政編碼:719000 |
轄區面積:約14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934人 |
人口密度:約3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石洞溝村 | ~200 | 鎮中心區 | 1958年成立石洞溝大隊。1984年,根據中央的決定,撤銷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及生產隊,建立鄉政府和村民委員會,石洞溝大隊更名為定邊縣石洞溝鄉石洞溝村民…[詳細] |
西堆梁村 | ~201 | 村莊 | 1958年成立西堆梁大隊。1984年,根據中央的決定,撤銷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及生產隊,建立鄉政府和村民委員會,西堆梁大隊更名為定邊縣石洞溝鄉西堆梁村民…[詳細] |
鄒寨子村 | ~202 | 村莊 | 1958年成立鄒寨子大隊。1984年,根據中央的決定,撤銷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及生產隊,建立鄉政府和村民委員會,鄒寨子大隊更名為定邊縣石洞溝鄉鄒寨子村村…[詳細] |
蒙海子村 | ~203 | 村莊 | 1958年成立蒙海子大隊。1984年,根據中央的決定,撤銷蒙海子大隊,建立蒙海子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喬圈梁村 | ~204 | 村莊 | 1958年成立喬圈梁大隊。1984年,根據中央的決定,撤銷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及生產隊,建立鄉政府和村民委員會,喬圈梁大隊更名為定邊縣石洞溝鄉喬圈梁村民…[詳細] |
鄭寨子村 | ~205 | 村莊 | 1958年成立鄭寨子大隊。1984年,根據中央的決定,撤銷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及生產隊,建立鄉政府和村民委員會,鄭寨子大隊更名為定邊縣石洞溝鄉鄭寨子村民…[詳細] |
趙墩村 | ~206 | 村莊 | 1958年成立趙墩大隊。1984年,根據中央的決定,撤銷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及生產隊,建立鄉政府和村民委員會,趙墩大隊更名為定邊縣石洞溝鄉趙墩村民委員會…[詳細] |
張寨子村 | ~207 | 村莊 | 1958年成立張寨子大隊。1984年,根據中央的決定,撤銷張寨子大隊,建立張寨子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薛圈村 | ~208 | 村莊 | 1958年成立薛圈大隊。1984年,根據中央的決定,撤銷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及生產隊,建立鄉政府和村民委員會,薛圈大隊更名為定邊縣石洞溝鄉薛圈村民委員會…[詳細] |
地名由來:
轄境曾有龍王廟,置大鐘,鑄“石墩溝”故名。
基本介紹:
石洞溝鎮位于定邊縣東部灘區中心位置,北靠內蒙城川鎮,南臨307國道,東連郝灘鎮、堆子梁鎮,西接安邊鎮、磚井鎮。307國道、安堆公路、青銀高速公路、中太銀鐵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全鎮轄9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 5689戶21807人,是全縣農業人口密度最大的鄉鎮。省內唯一的內流灌溉河“八里河”曲折貫穿全鎮。全鎮總土地面積1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4萬畝,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大面積土地資源得到優化整理,地上、地下水資源豐富,素有“糧倉油海”之美譽。石洞溝鎮屬文化大鄉,農民文化素質高,思想進步,科技意識強,懂管理、善經營,農副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服務體系正逐步形成。以勞務輸出為主
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石洞溝鄉。
1958年,成立公社。
1984年5月,改設為石洞溝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