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哈鎮鎮 | 隸屬:府谷縣 |
區劃代碼:610822103 | 代碼前6位:610822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K |
長途區號:0912 | 郵政編碼:719000 |
轄區面積:約231.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912人 |
人口密度:約1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哈鎮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清代筑寨,蒙古語以土質黑稱哈拉寨,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更名哈鎮。…[詳細] |
陳家圪堵村 | ~203 | 村莊 | 因陳姓始居于此,且所處地勢較高,故得名陳家圪堵。…[詳細] |
魚爾溝村 | ~204 | 村莊 | 因該村所處南溝口有一魚狀巨石,故得名魚爾溝。…[詳細] |
戲樓溝村 | ~205 | 村莊 | 因該村所處的溝內有一座戲樓,故得名戲樓溝。…[詳細] |
店塔村 | ~206 | 村莊 | 因該村地處平塔,且以前設過旅店,故得名店塔。…[詳細] |
硬路塔村 | ~210 | 村莊 | 因該村地處一道平塔,土質堅硬,村頭有條南北通行的大道,故得名硬路塔。…[詳細] |
糜茬墕村 | ~212 | 村莊 | 因該村糜子種的較多,因而取名為糜茬焉。1958年為糜茬墕大隊,屬原哈鎮公社,1982年更名為糜茬墕村民委員會,屬哈鎮,沿用至今。…[詳細] |
大岔村 | ~213 | 村莊 | 位于一個山脈分歧的地方,亦指道路,河流分歧的地方,岔道岔子,大溝小岔較多,故而取名為大岔。…[詳細] |
大陰灣村 | ~214 | 村莊 | 因該村對面有座很高的大山,光照時間很短,故得名大陰灣。…[詳細] |
地名由來:
清代筑寨,蒙古語以土質黑稱哈拉寨,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更名哈鎮。
基本介紹:
哈鎮原名哈拉寨。位于府谷縣北部,駐地在縣城北部偏西65公里的清水川東岸,東南分別與古城、麻鎮、清水、趙五家灣鄉毗鄰,西北與內蒙古準旗的羊市塔和沙圪堵鎮接壤,總面積231.6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49263畝,占總土地面積的5.8%,其中水澆地2064畝,壩地1254畝,梯田7230畝,坡耕地為38715畝,可利用“五荒地”5萬畝,占總土地面積39%。全鎮轄17個行政村、55個自然村、1個居民委員會、1個居民小組,共計2932戶、120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85人。哈鎮山多地廣,土地貧脊,屬于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氣候呈干旱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7.7—11.10C,年平均降水量400
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設哈鎮區。
1958年9月,成立哈鎮公社。
1984年5月,改設為哈鎮。
2001年12月,撤大岔鄉并入哈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