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美原鎮 | 隸屬:富平縣 |
區劃代碼:610528103 | 代碼前6位:610528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E |
長途區號:0913 | 郵政編碼:714000 |
轄區面積:約8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37萬人 |
人口密度:約42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美原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此處為秦始皇賜王翦美田千頃之地,古稱美原。…[詳細] |
黨里村 | ~201 | 村莊 | 1958年8月公社化時,設立黨里大隊,1966年-1976年“文革”時改黨里大隊革委會,1977年-1983年稱黨里大隊管委會,1984年政社分設時,…[詳細] |
三聯村 | ~202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三聯大隊,1966年-1976年“文革”時改稱三聯大隊革委會,1976年-1984年稱三聯大隊管委會,1984年政社分設時,易…[詳細] |
晨光村 | ~203 | 村莊 | 1958年8月公社化時,設立晨光大隊,1966年-1976年“文革”時改晨光大隊革委會,1976年-1984年稱晨光大隊管委會,1984年6月份政社分…[詳細] |
聯友村 | ~204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聯友大隊,1966年-1976年“文革”時改聯友大隊革委會,1977年-1983年稱聯友大隊管委會,1984年政社分設時,易名…[詳細] |
吳村村 | ~205 | 村莊 | 吳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八聯村 | ~206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設八聯大隊,1966年-1976年“文革”時改八聯大隊革委會,1977年-1983年稱八聯大隊管委會,1984年政社分設時,易名八…[詳細] |
趙村村 | ~207 | 村莊 | 趙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仁合村 | ~210 | 村莊 | 1958年8月公社化時,設立仁合大隊。1966年-1976年“文革”時稱仁合大隊革委會,1977年-1983年稱仁合大隊管委會,1984年6月份政社分…[詳細] |
雷北村 | ~211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雷北大隊,1966年-1976年“文革”時稱雷北大隊革委會,1977年-1983年稱雷北大隊管委會,1984年政社分設時,易名…[詳細] |
團結村 | ~212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取團結一心共同建設美好家園而命名團結大隊,1966年-1976年“文革”時改團結大隊革委會,1977年-1983年稱團結大隊管委會…[詳細] |
盤龍村 | ~213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盤龍大隊,1966年-1976年“文革”時稱盤龍大隊革委會,1977年-1983年稱盤龍大隊管委會,1984年政社分設時,易名…[詳細] |
澗北村 | ~214 | 村莊 | 1958年8月公社化時,設立澗北大隊,1966年-1976年“文革”時稱澗北大隊革委會,1977年-1983年稱澗北大隊管委會,1984年政社分設時,…[詳細] |
鴻雁村 | ~215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鴻雁、利惠大隊。1966年-1976年“文革”時稱鴻雁、利惠大隊革委會,1977年-1983年稱鴻雁、利惠大隊管委會,1984…[詳細] |
金粟村 | ~218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金粟、楊窯、小峪大隊,1966年-1976年“文革”時稱金粟、楊窯、小峪大隊革委會,1977年-1983年稱金粟、楊窯、小峪大…[詳細] |
古城村 | ~220 | 村莊 | 2015年全縣撤鄉并鎮時將城西村村民委員會、三星村村民委員會合并,稱古城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此處為秦始皇賜王翦美田千頃之地,古稱美原。因鎮政府駐美原村而得名。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今陜西富平東北)人,秦代杰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并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并列為戰國四大…… 王翦詳細信息++
嬴政(公元前259—前210),因其出生于趙,又名趙政,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統帥。 是中國第一位封建中央集權皇帝。秦趙澠池之會后,昭王派太子安國君之子異人赴趙為人質,異人之母夏姬失寵于安國君,故其也受冷落。赴趙后…… 嬴政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美原鎮位于富平縣城東北27.2公里處,總面積近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萬多畝,暖溫帶大陸氣候,東毗蒲城縣興鎮、坡頭鎮,西鄰薛鎮、小惠鄉,南連到賢鎮與蒲城縣蘇坊鎮,北接老廟鎮、峪嶺鄉,轄美原、黨里、三聯、晨光、聯友、吳村、八聯、趙村、三星、城西、仁合、團結、盤龍、雷北、澗北、宏雁、楊堯、利惠、金粟、小峪20個行政村138個村民小組和美原高中、郵電、工商、稅務、糧油、金融、電力等二十多個縣屬事企業單位,總人口49232人,為富平縣第三大鎮。
近年來,美原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堅持以-理論為指導,積極貫徹江總-“-”重要思想,抓住西部大開發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歷史機遇,以加快發展成為明星鄉鎮為主題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美原鎮被命名為2023年度陜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2019年8月,陜西省第一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單出爐,美原鎮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王賁墓·秦代·富平縣美原鎮千王村西北。保護范圍:墓葬封土四邊外延1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面外延20米。2003年,王賁墓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秦厲共公二十一年(前456年),始在今古城村一帶建立頻陽縣。
北魏置土門縣。
唐置美原縣。
明洪武三年(1370年),設鎮立會,稱美原鎮,屬美田里。
明清及民國初美原均設分縣,由縣佐分治。
清時屬東北鄉第十九聯。
民國十九年(1930年),撤美原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實行保甲制時屬禮仁鄉,轄7個保。
1949年10月后,為美原區,轄7個鄉;后改為第九區,轄7個鄉。
1958年,復為美原區,轄9個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