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滔河鎮 | 隸屬:嵐皋縣 |
區劃代碼:610925103 | 代碼前6位:610925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G |
長途區號:0915 | 郵政編碼:725000 |
轄區面積:約92.4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070人 |
人口密度:約5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柏坪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柏坪原為白家坪,因境內有一個叫白家坪的地方,后演變為柏坪![詳細] |
興隆村 | ~202 | 村莊 | 以興旺發達寓意而得名。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建生產隊為東風公社茨竹管理區興隆大隊,是年10月,撤銷嵐皋縣建制,改為安康縣滔河公社茨竹管理區興隆…[詳細] |
車坪村 | ~204 | 村莊 | 傳說此地原有一塊坡地,有一天夜里突然大量土方沉陷,這塊坡地一下子變成了平壩,原先坡地上面居住的人家房屋都車(車:方言轉的意思,當地人稱“轉方向”為“車…[詳細] |
聯合村 | ~206 | 村莊 | 因由雙陽大隊和上臺大隊合并而得名聯合。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建生產隊為東風公社雙河管理區雙陽、上臺子兩個大隊,是年10月,撤銷嵐皋縣建制,改為…[詳細] |
泥坪村 | ~207 | 村莊 | 此地土地肥沃,地勢較平坦,故名。1958年9月,屬東風公社漢河管理區泥坪大隊1984年9月,改為滔河區漢河鄉泥坪村。1996年11月,鄉鎮機構改革后為…[詳細] |
同心村 | ~209 | 村莊 | 以寓意全村人民同心共發展而得名。1958年9月,為東風公社漢河管理區同心大隊。1984年9月,改為滔河區漢河鄉同心村。1996年11月,鄉鎮構改革后為…[詳細] |
漆扒村 | ~210 | 鎮中心區 | 境內有很多天然生長的漆樹,很多以割漆為生的人為能方便割漆,便在此安居,后隨著人口的增多逐漸形成村落,因此得名![詳細] |
葵花村 | ~214 | 村莊 | 因境內有座形似葵花的寨子而得名。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建生產隊為東風公社漳河坪管理區葵花大隊,是年10月,撤銷嵐皋縣建制,改為安康縣滔河公社漳…[詳細] |
長灘村 | ~216 | 村莊 | 此地原名長灘碥,因碥下河道邊有一個長長的河灘,后易名為長灘![詳細] |
雙向村 | ~217 | 村莊 | 因由雙坪大隊和向陽大隊合并而得名。1958年9月,為東風公社和平管理區雙坪大隊與向陽大隊。1984年9月,改為滔河區東坪鄉雙向村。1996年11月,鄉…[詳細] |
地名由來:
滔河鎮因滔河貫穿全境,故此得名。滔河,位于大巴山北麓,陜西省南沿邊陲,嵐皋縣東南部。
基本介紹:
滔河,位于大巴山北麓,陜西省南沿邊陲,嵐皋縣東南部。地理位置處于東經108°51′至108°55′、北緯32°00′至32°14′之間。南北長約15.2公里,東西寬約6.2公里,總面積92.48平方公里。南與漳河鄉毗鄰,北與城關鎮為鄰,東與溢河鄉、花里鎮交界,西與四季鄉接壤。全鎮地勢南高北低,坡陡溝峽,自然條件垂直差異較大,最高海拔1740米,最低海拔505米,鎮黨委、鎮政府機關位于柏坪村一組號房,該處海拔676米。全鎮轄10個行政村70個村民小組,1609戶5949人。
近幾年來,立足實際,按照“鎮上三四業,村上兩三項,一戶一兩品”的產業發展思路,大力調整農村糧經結構,取得初步成效,糧經比
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28日,滔河地區解放后,劃為嵐皋縣第四區(區公所)。
1950年1月劃為嵐皋縣第五區。
1958年10月更名為滔河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恢復原滔河區名稱。
1966年起更名為衛東區。
1968年9月,成立革命委員會,恢復滔河區名稱。
1990年,將滔河區公所分為東坪、漳河、漢河、茨竹、四季河、金淌六個鄉。
1996年11月,將原區轄的金淌、茨竹、漢河3個鄉合并組建滔河鎮。
2002年,東坪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