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關街道 | 隸屬:潼關縣 |
區劃代碼:610522001 | 代碼前6位:610522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陜E |
長途區號:0913 | 郵政編碼:714000 |
轄區面積:約28.1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97萬人 |
人口密度:約247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南新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地處城關鎮南部,是為村鎮改革新成立的社區,故名南新社區。…[詳細] |
興隆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因主要轄區為原興隆堡而得名。2014年村鎮改革,將三堡社區、興隆堡管委會、西營管委會并入興隆社區,居委會駐地興隆街西段。…[詳細] |
吳村中心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因駐地在原吳村,得名。屬吳村的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安樂社區 | ~009 | 鎮中心區 | 以居委會轄安樂鎮政府駐地安樂社區而命名。…[詳細] |
慶豐村 | ~206 | 村莊 | 此村委會取“慶豐”二字為村委會名稱,表達村民希望慶祝豐收的美好愿望。駐地慶豐村的村民委員會。…[詳細] |
屯豐村 | ~209 | 村莊 | 取合并之前上屯村、下屯村之意。駐地屯豐村的村民委員會。…[詳細] |
順豐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此村委會取“順豐”二字為村委會名稱,表達人民群眾祈求生活平順,喜獲豐收之意。駐地順豐村的村民委員會。…[詳細] |
永豐塬村 | ~216 | 村莊 | 永豐塬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留翎村 | ~219 | 村莊 | 2014年村鎮改革,將東柳村、西柳村、馬澗村、水星村合并成立留翎村。…[詳細] |
中軍帳村 | ~222 | 村莊 | 1958年成立安樂公社馬吉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改名為馬吉村委會;1958年成立安樂公社蒿岔峪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改名為蒿岔村委會;2014…[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是潼關縣政府所在地得名。
基本介紹:
城關鎮地理位置處于潼關中西部,塬寬平緩,是縣委、縣政府的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金融、衛生、交通、文化中心。東以禁溝為界與南頭、太要、秦東三省鄉鎮相鄰,西與高橋、安樂二鄉相望,南以秦嶺為屏障與安樂相連,北與秦東鎮接壤。站在北塬頭可見滾滾黃河從腳下流淌。境內有仰韶文化遺址和十二連峰火臺,南有隴海鐵路橫貫東西,中有310國道給貫南北,潼港公路、潼安公路直通全鎮,即將開工的潼洛公路,更具有加快流通和西部開發的交通優勢。
全鎮區域面積28.12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民委會,56個村民小組,5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39700人(其中農業人口13561人,非農業人口26139人),耕地面積22342畝。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被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命名為2024年陜西省旅游特色名鎮及鄉村旅游示范村。
歷史沿革:
1961年4月隨著撤銷潼關人民公社,設潼關區工作委員會,附設城關分社(今城關鎮)。
同年10月潼關恢復縣制時,將原城關人民公社分為吳村、安樂兩個公社和城關鎮。
2002年體制變革,將原吳村鄉(城郊鄉)并入城關鎮。
2010年將原高橋鄉塬上部分村劃歸城關鎮管轄。
2015年安樂鎮并入城關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