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岳廟街道 | 隸屬:華陰市 |
區劃代碼:610582002 | 代碼前6位:610582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陜E |
長途區號:0913 | 郵政編碼:714000 |
轄區面積:約41.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96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9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3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西岳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因該社區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岳廟相鄰而得名。…[詳細] |
華岳社區 | ~002 | 主城區 | 華岳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曲城村 | ~201 | 村莊 | 1950年屬岳鎮區觀北鄉,1955年屬孟塬區觀北鄉,1958年為東風公社曲城大隊,1959年屬岳廟管區,1961年屬岳廟公社,1984年為岳廟鄉曲城村…[詳細] |
亭子巷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亭子巷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南城子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1950年屬岳鎮區觀北鄉,1955年屬華山區廟前鄉,1958年為東風公社南城子大隊,1959年屬岳廟管區,1961年屬岳廟公社,1984年為岳廟鄉南城…[詳細] |
工農村 | ~205 | 城鄉結合區 | 1950年屬岳鎮區岳鎮鄉,1955年屬華山區廟前鄉,1958年為東風公社工農大隊,1959年屬岳廟管區,1961年屬岳廟公社,1984年為岳廟鄉工農村…[詳細] |
油巷村 | ~207 | 城鄉結合區 | 油巷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廟前村 | ~209 | 城鄉結合區 | 1950年屬岳鎮區廟前鄉,1955年屬華山區廟前鄉,1958年為東風公社廟前大隊,1959年屬岳廟管區,1961年屬岳廟公社,1984年為岳廟鄉廟前村…[詳細] |
觀北村 | ~210 | 村莊 | 因位于原觀北鄉,故得名觀北村。1984年設立周城村民委員會和王家河村民委員會,屬觀北鄉。2000年12月撤銷觀北鄉并入岳廟街道。2014年12月撤銷王…[詳細] |
嚴城村 | ~211 | 村莊 | 嚴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肖堡村 | ~213 | 村莊 | 因北肖堡村、南肖堡村、柴場村三村合并而得名肖堡村。…[詳細] |
青山村 | ~217 | 村莊 | 青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康營村 | ~220 | 城鄉結合區 | 康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梁家莊村 | ~221 | 村莊 | 1950年屬岳鎮區觀北鄉,1958年為東風公社梁家莊大隊,1959年屬孟塬管區,1961年屬觀北公社,1984年為觀北鄉梁家莊村民委員會,2000年1…[詳細] |
小漲村 | ~222 | 村莊 | 1950年屬岳鎮區觀北鄉,1958年為東風公社小漲大隊,1959年屬孟塬管區,1961年屬觀北公社,1984年為觀北鄉小漲村民委員會,2000年12月…[詳細] |
衛峪新村 | ~224 | 村莊 | 衛峪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衛峪村 | ~226 | 村莊 | 因位于原衛峪鄉址而得名衛峪村。駐地。1984年設立呂家城村民委員會和張家城村民委員會,屬衛峪鄉,2011年6月衛峪鄉并入岳廟街道,2014年12月撤銷…[詳細] |
延斜村 | ~227 | 村莊 | 因延城,斜里兩村合并而得名延斜村。屬。1984年設立衛峪鄉延斜村民委員會,1988年二村分社,設立延城村民委員會,斜里村民委員會。2011年6月衛峪鄉…[詳細] |
坪塬村 | ~230 | 村莊 | 1950年屬孟村區沙渠鄉。1955年屬孟塬區沙渠鄉。1958年為東風公社坪塬大隊,1959年屬孟塬管區。1961年屬衛峪公社。1984年為衛峪鄉坪塬村…[詳細] |
沙渠村 | ~231 | 村莊 | 1950年屬孟村區沙渠鄉,1955年屬孟塬區沙渠鄉,1958年為東風公社沙渠大隊,1959年屬孟塬管區,1961年屬衛峪公社,1984年為衛峪鄉沙渠村…[詳細] |
南新村 | ~232 | 村莊 | 因南場,新華兩村合并后而得名南新村。屬。…[詳細] |
雙泉村 | ~236 | 村莊 | 1950年屬孟村區沙渠鄉,1955年屬孟塬區沙渠鄉,1958年為東風公社雙泉大隊,1959年屬孟塬管區,1961年屬衛峪公社,1984年為衛峪鄉雙泉村…[詳細] |
西河村 | ~238 | 村莊 | 1950年屬孟村區聯誼鄉,1955年屬孟塬區沙渠鄉,1958年屬東風公社西河大隊,1959年屬孟塬管區,1961年屬衛峪公社,1984年為衛峪鄉西河村…[詳細] |
鎮陽村 | ~239 | 村莊 | 1950年屬孟村區聯誼鄉,1955年屬孟塬區沙渠鄉,1958年屬東風公社鎮陽大隊,1959年屬孟塬管區,1961年屬衛峪公社,1984年為衛峪鄉鎮陽村…[詳細] |
周家村 | ~240 | 村莊 | 1950年屬孟村區蒲峪鄉,1955年屬孟塬區蒲峪鄉,1958年為東方公社周家大隊,1959年屬孟塬管區,1961年屬衛峪公社,1984年為衛峪鄉周家村…[詳細] |
苗家村 | ~241 | 村莊 | 1950年屬孟村區蒲峪鄉,1955年屬孟塬區蒲峪鄉,1958年為東風公社苗家大隊,1959年屬孟塬管區,1961年屬衛峪公社,1984年為衛峪鄉苗家村…[詳細] |
謝家村 | ~242 | 村莊 | 因東謝,西謝兩村合并而得名謝家村。名為謝家的村民自治組織。…[詳細] |
南柵村 | ~243 | 村莊 | 1950年屬三陽區北社區,1955年屬三合區三陽鄉,1958年隨移民遷至外地,1985年移民返遷華陰,安置于原南柵村舊址上,成立南柵村民委員會。201…[詳細] |
東陳村 | ~244 | 村莊 | 因東聯,陳家兩村合并后而得名東陳村。駐地東陳的村民自治組織。…[詳細] |
東柵村 | ~246 | 村莊 | 1950年屬三陽區北社區,1955年屬三合區三陽鄉,1958年隨移民遷至外地,1985年移民返遷華陰,安置于原北社村舊址上,成立東柵村民委員會。201…[詳細] |
北社村 | ~247 | 村莊 | 1950年屬三陽區北社區,1955年屬三合區三陽鄉,1958年隨移民遷至外地,1985年移民返遷華陰,安置于原北社村舊址上,成立北社村民委員會。201…[詳細] |
新姚村 | ~248 | 村莊 | 1950年屬三陽區姚寧鄉,1955年屬三陽區姚寧鄉,1958年隨移民遷往外地,1985年移民返遷華陰,設立新姚村民委員會,2011年6月北社鄉并入岳廟…[詳細] |
土洛坊村 | ~249 | 村莊 | 1950年屬三陽區姚寧鄉,1955年屬三合區三陽鄉,1958年隨移民遷往外地,1985年移民返遷華陰,設立土洛坊村民委員會,2011年6月北社鄉并入岳…[詳細] |
岳西村 | ~250 | 城鄉結合區 | 1950年屬岳鎮區岳鎮鄉,1955年屬華山區廟前鄉,1958年為東風公社岳西大隊,1959年屬岳廟管區,1961年屬岳廟公社,1984年為岳廟鄉岳西村…[詳細] |
新建堡村 | ~251 | 村莊 | 1950年屬岳鎮區廟前鄉,1955年屬華山區廟前鄉,1958年為東風公社新建堡大隊,1959年屬岳廟管區,1961年屬岳廟公社,1984年為岳廟鄉新建…[詳細] |
地名由來:
因轄區在西岳廟周圍而得名。
基本介紹:
華陰市岳廟街道辦事處成立于2002年元月,由原岳廟辦與觀北鄉合并而成。該辦地處華陰市區東郊城鄉結合部,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岳廟相鄰。下轄23個村、1個社區,總人口22141人。國地總面積41.6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原為主,東部為黃地高原,南部為秦嶺山區,緊鄰西岳華山。2003年耕地總面積17212畝,其中水澆地9765畝,旱地7447畝,近年來,辦事處黨政一班人按照依山興城,以城帶鄉,山廟一體,旅游牽頭,基礎先行的發展思路,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治理投資環境,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使全辦的城市建設,交通、教育、旅游文化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農村經濟穩步發展,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1
文化旅游:
陰晉,在今華陰縣城東北2公里處,西南距明清西岳廟越1.5公里。地本屬魏,后屬秦,秦始置縣。魏文侯36年(前410年)秦侵陰晉。秦惠王前元6年(前332年)“魏以陰晉為和,命曰寧秦”。漢高帝八
瓦渣梁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東周、漢地址:華陰市碨峪鄉岳廟街道辦保護范圍:以遺址南端(北緯34°36′09.2″,東經110°09′48.7″)為基點,向東、西延伸250米,向北延伸200米
歷史沿革:
清末屬岳前里大部、觀北里廟前、華山里新建堡及岳廟街商戶。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岳鎮鄉大部。
1949年5月,華陰解放,屬一區,旋改屬岳鎮區東部。
1958年,屬岳廟公社東部。
1984年,政社分設后屬岳廟鄉東部及城關鎮東部。
1991年,政區調整后改制命為今名。
2011年6月,北社鄉、衛峪鄉并入岳廟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