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草堂街道 | 隸屬:高新區 |
區劃代碼:610118007 | 代碼前6位:610118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陜A |
長途區號:029 | 郵政編碼:710000 |
轄區面積:約4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96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4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草堂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后秦時在逍遙園構草堂,供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在此講經說法,聞名遐邇,因此得名“草堂寺”,因寺得名草堂。…[詳細] |
西園社區 | ~002 | 主城區 | 2016年9月28日,三府村、高力渠村、水堡村合并為農村社區,社區名為西園社區,設立西園社區村民委員會。…[詳細] |
泰和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取安泰祥和之意,并東臨太平河,諧音泰和。…[詳細] |
逍遙園社區 | ~004 | 村莊 | 后秦姚興的“逍遙園”故址,姚興滅后涼,迎鳩摩羅什到逍遙園大興譯事。…[詳細] |
宋西村 | ~200 | 主城區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更名為宋西村村民委員會。為村民自治組織。…[詳細] |
宋東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更名為宋東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宋南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更名為宋南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宋中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更名為宋中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黃堆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更名為黃堆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草廟村 | ~207 | 村莊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更名為草廟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南城寨村 | ~208 | 村莊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更名為南城寨村民委員會。為南城寨的村民自治組織。…[詳細] |
大良村 | ~209 | 城鄉結合區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更名為大良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草堂營村 | ~226 | 村莊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更名為草堂營村民委員會。為草堂營的村民自治組織。…[詳細] |
太平口村 | ~234 | 村莊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更名為太平口村民委員會。為太平口的村民自治組織。…[詳細] |
管坪村 | ~236 | 村莊 | 2016年9月28日,管坪、八畝場合并,新的村名沿用管坪村,設立管坪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公社改鄉鎮,更名為管坪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煤場村 | ~237 | 村莊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更名為煤場村民委員會。2016年9月28日,煤場、西寺合并,新的村名沿用煤場村,設立煤場村民委員會。…[詳細] |
家佛堂村 | ~243 | 村莊 | 2016年9月28日,家佛堂、三橋峪合并,撤并后,新的村名仍沿用家佛堂村,設立家佛堂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公社改鄉鎮,更名為家佛堂村民委員會。…[詳細] |
草市村 | ~244 | 村莊 | 2016年9月28日,上草村、下草村合并,新的村名為草市村,設立草市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高冠村 | ~245 | 村莊 | 2016年9月28日,李家巖村、楊家坡村、唐旗寨村、杜家莊村合并,新的村名為高冠村,設立高冠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圭峰村 | ~246 | 村莊 | 2016年9月28日,平堰下村、上灘村、萬軍寨村合并,新的村名為圭峰村,設立圭峰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堰湖村 | ~247 | 村莊 | 2016年9月28日,大堰口村、葉家寨村合并,新的村名為堰湖村,設立堰湖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紫峪閣村 | ~248 | 村莊 | 2016年9月28日,黃柏、紫峪、邢家嶺合并,新的村名沿用紫閣峪村。1984年公社改鄉鎮,更名為紫閣峪村村民委員會。為紫閣峪村的村民自治組織。…[詳細] |
地名由來:
后秦時在逍遙園構草堂,供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在此講經說法,聞名遐邇,因此得名“草堂寺”,因寺得名草堂。
鳩摩羅什(344~413年),又稱鳩摩耆婆。父鳩摩炎為古印度人,母為西域龜茲(在今新疆庫車)王之妹耆婆。七歲隨母出家,從名師習佛教小乘經典,后轉而崇仰大乘佛教。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堅遣將軍呂光等率兵西伐龜茲等西域諸國。臨行叮囑呂…… 鳩摩羅什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草堂街道位于農民畫鄉戶縣東南部,東臨長安區,西連龐光鎮,南依圭峰山,北接秦渡鎮。舊稱宋村鄉,1988年撤鄉建鎮,以關中八景之一的“草堂煙霧”而得鎮名。全鎮面積40平方公里,轄34個行政村,7665戶,農業總人口31460人。轄區地處秦嶺北麓,地勢南高北低,地質系山前沖洪積扇地帶,有坡地、河灘、平原三種不同地貌。區內山川秀麗,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氣候溫和。太平、紫閣、高冠三條大河從鎮內穿流而過,水資源豐富。民風淳樸,文化發達,經濟基礎雄厚。
鎮內交通便利,正太路貫穿南北,環北路、旅游路橫穿東西,距西安市30公里,距戶縣縣城15公里;通訊暢達,程控電話裝機容量7600門,裝機達6000門。建有移
榮譽排行:
2014年7月,草堂街道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9年8月,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草堂街道為陜西省重點鎮。
文化旅游:
黃堆村遺址位于戶縣草堂鎮北堡,東南距宋村二公里,滄浪河流經西側。包含了仰韶文化和東周、秦、漢、新莽時期的文化遺存,以東周時期的文化遺存最為豐富。據1957年、1959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
宋村遺址位于戶縣草堂鎮宋村東北隅,太平河由東南流過。包含了仰韶文化、客省莊二期文化和西周時期的文化遺存,以西周時期的文化遺存最為豐富。據1957年、1959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調
歷史沿革:
明清時均轄于太平鄉。
1912年,后先后設太平南聯、太平鄉公所。
1949年后,稱禎固鄉,轄于太平區。
1956年,轄于秦渡鎮區公所。
1958年,轄于太平公社。
1961年,改為宋村公社。
1984年,改設宋村鄉。
1988年,撤鄉建草堂鎮,2019年1月9日撤銷草堂鎮,設立草堂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