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余下街道 | 隸屬:鄠邑區 |
區劃代碼:610118002 | 代碼前6位:610118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陜A |
長途區號:029 | 郵政編碼:710000 |
轄區面積:約2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87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2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陜西國防學院社區 | ~001 | 主城區 | 陜西國防學院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銀寧社區 | ~002 | 特殊區域 | 2005年,原銀河線路器材廠居委會和余下寧西林業局居委會合并,取兩者名字首字,稱銀寧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戶縣熱電廠社區 | ~004 | 主城區 | 戶縣熱電廠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儀表廠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因管轄秦川儀表廠家屬區,故名。1966年成立儀表廠居委會,2009年更名為儀表廠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惠北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因管轄惠安文化宮以北居住的家屬區,故名。…[詳細] |
中心社區 | ~011 | 主城區 | 因辦公地位于余下鎮人民政府院內,故名中心社區。…[詳細] |
惠南社區 | ~013 | 主城區 | 管轄惠安文化宮以南居住的家屬區,2004年設立惠南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安善坊村 | ~200 | 城鄉結合區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成立安善坊村民委員會。…[詳細] |
西屯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成立西屯村民委員會。…[詳細] |
東屯村 | ~205 | 村莊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成立東屯村民委員會。2016年9月28日將原東屯、南索村合并,撤并后,新村沿用原東屯名稱至今。…[詳細] |
余下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成立余下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9月28日將原余下、沈家營合并,新村名稱沿用余下村。…[詳細] |
五莊村 | ~207 | 村莊 | 2016年9月28日將原五莊、北窯村、八家莊合并,新村名稱沿用五莊村。…[詳細] |
舊泉坊村 | ~211 | 村莊 | 1958年成立舊泉坊大隊。1984年改稱舊泉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羅什村 | ~212 | 村莊 | 后秦姚興弘始三年(401年),西域高僧鳩摩羅什曾在此休憩,后建有寺院,名羅什寺,寺北居人成村,以寺為村名(清康熙《鄠縣志》記載),目前村內鳩摩羅什寺仍…[詳細] |
靈山寺村 | ~215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成立靈山寺大隊。1984年改稱靈山寺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后寨村 | ~217 | 村莊 | 1958年成立后寨大隊。1984年改稱后寨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雙莊村 | ~221 | 村莊 | 1984年公社改鄉鎮,成立雙莊村民委員會。2016年9月28日將雙莊、淡家寨合并,撤并后,新村名稱沿用雙莊村,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天和村 | ~223 | 村莊 | 2016年9月28日撤銷將吳家堡、張家堡、趙家堡、白虎寺合并為天和村,設立天和村村民委員會。縣政發〔2016〕38號文件批復。…[詳細] |
占管營村 | ~224 | 村莊 | 2016年9月28日將占東、占西合并為占管營,設立占管營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縣政發〔2016〕38號文件批復。…[詳細] |
南馬營村 | ~225 | 城鄉結合區 | 2016年9月28日將原馬營村、原獨莊合并為南馬營,設立南馬營村民委員會。縣政發〔2016〕38號文件批復。…[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唐末晉王李克用居住在此,得地名御下,后諧音變為余下。
李克用(公元856年—908年),生前稱晉王,其子李存勖建后唐時,追尊為后唐太祖。性格勇猛急躁。唐末將領。沙陀部人。別號“李鴉兒”。因一目失明,又號“獨眼龍”。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賜姓名李國昌,李克用早年隨父出兵鎮壓龐勛起義,常沖鋒陷陣,軍…… 李克用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余下街道地處西安市戶縣縣城南郊,距縣城5公里,是戶縣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總面積29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8個社區,人口5.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2萬人,農業人口2.7萬人。盛產小麥、玉米、大蒜、獼猴桃、蘋果、梨、杏等,養殖業也得到蓬勃發展。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69400萬元,入庫稅金8760萬元,曾榮獲“三秦明星鄉鎮”等榮譽稱號。
余下鎮是縣南工業重鎮,建國后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先后興建起了西安惠安集團有限公司、西北電管局戶縣熱電廠、秦川電站儀表廠、西北電力線路器材廠、陜西省寧西林業局、戶縣第一水泥廠、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大中型企事業單位。興陜工程之一的中日合資企業—
榮譽排行:
2009年8月,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余下街道為陜西省重點鎮。
歷史沿革:
明末有“保德團”駐“御下村”。
清乾隆時期為“余下堡”延續至今。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先后屬羅什南聯保第二鄉公所。
1949年6月,屬羅什區公所回目鄉。
1958年8月,成立余下公社。
1965年,從余下公社分出余下鎮。
1973年,又合并為余下公社。
1980年,又分為余下公社和余下鎮。
1984年3月,再合并為余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