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靈口鎮 | 隸屬:洛南縣 |
區劃代碼:611021104 | 代碼前6位:611021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H |
長途區號:0914 | 郵政編碼:711400 |
轄區面積:約190.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0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0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靈口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據《洛南縣志》記載,“靈龜負書”于此而得名靈口。…[詳細] |
靈泉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地處靈口鎮,由靈泉和下河兩個移民安置小區組成,居委會位于靈口鎮下河移民小區而得名。…[詳細] |
焦村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焦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宋川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因宋姓居住早而得名。1958年得名宋川大隊,2014年將磨峪村、鏡溝村,合并為宋川村,得名宋川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寬坪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因地勢平坦寬闊而得名。1958年得名寬坪大隊,2014年將曹窯村(澗上溝組)和寬坪村合并,稱寬坪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曹窯村 | ~206 | 村莊 | 因有窯住姓曹人得名曹窯村。1949年形成曹窯大隊,1958年更名為曹興村,1988年撤銷復名為曹窯村,2014年撤銷金樓村、星溝村,合并為曹窯村村民委…[詳細] |
嶺底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因該村地處嶺下故得名。1958年得名嶺底大隊,2014年將大莊村、童村(雙廟組、中坪組)、大莊村和嶺底村合并,稱嶺底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五家溝村 | ~210 | 村莊 | 因該溝住有王、馮、羅、藍、張五姓人家故得名。…[詳細] |
龍泉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因此地有一眼龍泉水而得名。1958年得名龍泉大隊,1988年得名龍泉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西峰村 | ~212 | 村莊 | 因西面山峰較高故得名。1958年得名西峰大隊,1985年更名為西豐村,1987年撤銷西豐村復名為西峰村,2014年將香山村和西峰村合并,稱西峰村村民委…[詳細] |
五龍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因地處五座像龍一樣的小山下故得名。1958年形成五龍大隊,2014年撤銷現岔村,合并為五龍村,得名五龍村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地五龍村,沿用至今。…[詳細] |
三星村 | ~217 | 村莊 | 傳說古代有三顆星墜落于此故得名。1958年形成三星大隊,1984年改為三星村,2015年撤銷北溝村,合并為三星村,得名三星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丁塬村 | ~219 | 村莊 | 因丁姓人家首居此地而得名丁塬村。1958年得名丁塬生產隊,1968年得名丁塬大隊,1988年更名為丁塬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上河村 | ~222 | 鎮鄉結合區 | 因該村在廟灣村上部而得名。1958年得名上河大隊,1984年改為上河村,2014年將東佛村、代川村和上河村合并,稱上河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黃坪村 | ~223 | 鎮鄉結合區 | 因黃姓人居住早而得名。1958年得名黃坪大隊,2015年將黃塬村和東院村合并,稱黃坪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程灣村 | ~228 | 村莊 | 因該村姓程的人居住最早而得名。1958年得名程灣大隊。1988年將白樓村和程灣村合并,稱程灣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上寺店村 | ~235 | 村莊 | 相傳河南省靈寶市朱陽鎮楊官為下寺院,此地為上寺院而得名。…[詳細] |
陳莊村 | ~238 | 村莊 | 因陳姓居住早而得名。1958年形成陳莊大隊,2014年撤銷童村(除雙廟組、中坪組),合并為陳莊村,得名陳莊村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地陳莊村,沿用至今。…[詳細] |
陶村村 | ~241 | 村莊 | 陶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境內大圣山羚羊、鹿、豹、蛇,山澗水中龜、大鯢多靈氣,舊稱靈峪、靈泉,后得名靈口鎮。
基本介紹:
靈口鎮位于洛南縣城東45公里處,系秦豫兩省結合部。東與洛南縣王嶺鄉、河南省盧氏縣為鄰,南與寺坡鄉、古城鎮接壤,西與柏峪寺鄉、石坡鎮交界,北與廟臺鄉、上寺店鄉毗連。現有行政事業單位32個,在崗人數460人。企業32個,轄28個行政村、172個村民小組、5505戶、22430人,其中農業人口21420人。總面積190.6平方公里。現有耕地32301畝,人均1.5畝。境內地勢呈西高東低的盆形結構,洛河橫穿中心。平均海撥760米,年均氣溫13.4℃,年平均降雨量為450mm。
靈口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以油松、樺樹等天然林為主要林種的林地面積達77000畝,以連翹、二花、丹參等為主的中藥材產量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靈口鎮被命名為2023年度陜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洛南王喬墓位于洛南縣靈口鎮靈口街村南嶺,年代為漢代。類別為古墓葬。為洛南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丁塬白松位于洛南縣靈口鎮丁塬村,年代為清初。類別為古樹。為洛南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許旅路位于洛南縣靈口鎮靈口街村東,年代為1928年。類別為革命舊址。為洛南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焦村遺址位于洛南縣靈口鎮焦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類別為古遺址。為洛南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狗灘遺址位于洛南縣靈口鎮宋川村狗灘,年代為新石器時代。類別為古遺址。為洛南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設靈峪里。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設靈泉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設靈泉鎮。
1949年,設古靈區。
1983年,設靈口區。
1997年5月,撤銷廟灣鄉、靈口鄉、黃坪鄉,合并設靈口鎮。
2011年,靈口鎮上寺店鄉、廟臺鄉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