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褒城鎮 | 隸屬:勉縣 |
區劃代碼:610725107 | 代碼前6位:610725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F |
長途區號:0916 | 郵政編碼:723000 |
轄區面積:約34.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857人 |
人口密度:約25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連峰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解放初期屬褒城縣管轄;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化時成立八一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變更為連峰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建制村調整撤銷連峰村,設立為連峰社…[詳細] |
紅廟寨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解放初期屬褒城縣管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紅光大隊,1983撤社建鄉,變更為紅廟寨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紅星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解放初期屬褒城縣管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紅廟村分為上、下街,下街為紅星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變更為紅星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柴寨村 | ~203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褒城縣管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幸福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由紅廟鄉管轄,變更為柴寨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聯合村 | ~204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褒城縣管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小寨大隊;1961年為聯合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變更為聯合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將赤衛村并入聯合…[詳細] |
鄒寨村 | ~206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褒城縣管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鄒寨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變更為鄒寨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建制村調整,與金寨村村民委員會合并,為…[詳細] |
堡子溝村 | ~209 | 村莊 | 1983年得名。解放初期屬褒城縣管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紅旗大隊;1961年變更為明星大隊;1982年改為堡子溝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大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地處褒谷南口,北宋嘉祐年間為褒城縣治直到民國,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褒城鎮地處勉縣、漢臺、留壩縣三縣交界地帶,北依秦嶺,東臨褒河石門水壩,316國道由東向西穿境而過,距縣城25.4公路。境內有佛教連城山上寺、下寺、城隍廟、雞頭關三清店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七盤道、連云棧道、石虎攀崖等遺址。鎮政府駐地原褒城縣南門。全鎮總面積3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123畝,其中水田10512畝,旱地3611畝;轄9個行政村和1居委會,總人口11419人。轄區內有水電三局、陜西理工學院、石門水庫管理局及“110”變電站等中、省、市駐鎮單位。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褒城鎮被命名為2023年度陜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歷史沿革:
相傳夏、商至西周,此地為褒國。
明清時期一直為褒城縣治所在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連峰鎮。
1958年前,為褒城縣治所在地。
1958年12月,褒沔合并,成立紅廟管理區。
1965年,成立紅廟公社。
1968年,改稱紅旗公社。
1976年,復稱紅廟公社。
1983年,改為紅廟鄉。
1995年12月,改為褒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