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鄭區 | 隸屬:漢中市 |
區劃代碼:610703 | 代碼前6位:610703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陜F |
長途區號:0916 | 郵政編碼:723000 |
轄區面積:約280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6.6萬人 |
人口密度:約166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漢山街道西大街24號 | |
下轄地區:2個街道、20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漢山街道 | 6.81萬人 | 62km2 | 漢山街道辦事處位于南鄭縣城,2015年8月由原漢山鎮更名,總面積57.26平方公里,轄17個村、4個社區、237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66531人。…[詳細] |
中所營街道 | 3.1萬人 | 漢中市南鄭區設立設立中所營街道辦事處,將大河坎鎮中所營社區整建制劃歸中所營街道辦事處管轄。
新設立的中所營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范圍轄中所營社區、張…[詳細] | |
圣水鎮 | 2.11萬人 | 圣水鎮位于南鄭縣最東部,與漢臺、城固接壤。是漢中市“大市組團”規劃和“一江兩岸”開發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漢高速和漢黃公路穿境而過。全鎮轄18個行政村…[詳細] | |
大河坎鎮 | 7.68萬人 | 26.49km2 | 大河坎鎮地處漢江南岸,與古城漢中一江之隔、一橋相通,是漢中市的南大門,漢中明星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鎮域面積26.49平方公里,轄15個村、3個社區居委…[詳細] |
協稅鎮 | 1.47萬人 | 39.8km2 | 協稅鎮位于縣城以西,有聞名陜南的協稅古鎮,為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協稅社火的發祥地。鎮轄15個村,114個村民組,有農戶5966戶,總人口19683…[詳細] |
梁山鎮 | 2.97萬人 | 39.2km2 | 南鄭縣轄鎮。1958年屬石拱公社,1962年析建梁山公社,1984年設鎮,1996年石拱鄉并入梁山鎮。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9公里。面積39.2平方公里…[詳細] |
陽春鎮 | 1.27萬人 | 43.8km2 | 陽春鎮位于縣城以北,距縣城3公里,西漢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鎮域面積43.74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雙橋子,境內有0陜南特委遺跡、玉泉名勝和大楊花卉公司。地…[詳細] |
高臺鎮 | 1.83萬人 | 高臺鎮位于南鄭縣城西北10公里,東與陽春鎮毗鄰,南與濂水河接壤,西與新集鎮相連接,北與勉縣金泉鎮相接。鎮政府駐地高臺街。鎮域總面積49.9平方公里,地…[詳細] | |
新集鎮 | 3.84萬人 | 新集鎮位于南鄭縣西北部,距縣城12公里,全鎮轄30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336個村民小組,13715戶,4737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64人。…[詳細] | |
濂水鎮 | 1.21萬人 | 25.3km2 | 濂水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7公里,鎮政府駐地濂水村。分別與縣內黃官、兩河、協稅等接壤,1958年成立濂水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設鎮;鎮域…[詳細] |
黃官鎮 | 2.07萬人 | 一、概況
黃官鎮位于縣境西南部,地處濂水河上游,東接青樹鎮,南鄰紅廟鎮,北與濂水鎮毗鄰,西北與黎坪鎮、四川桃源鎮交界。地域面積41.95平方公里,屬…[詳細] | |
青樹鎮 | 2.12萬人 | 60.2km2 | 青樹鎮位于南鄭縣城以南9公里,地處省級風景名勝區南湖、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紅寺湖和大漢山的中心地帶,總面積60.19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148個村民…[詳細] |
紅廟鎮 | 1.66萬人 | 65km2 | 紅廟鎮位于縣境西南部,米倉山腹地,與四川省南江縣光霧山鎮接壤。省道211線貫通全鎮,距縣城21公里。鎮政府駐地紅廟塘,鎮政府共有行政科室6個,分別為文…[詳細] |
牟家壩鎮 | 1.72萬人 | 68km2 | 牟家壩鎮共有1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44個村民組,9214戶,總人口27462人。鎮域總面積93.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3326畝(…[詳細] |
法鎮鎮 | 1.2萬人 | 184km2 | 法鎮為淺山丘陵區,總人口18450人,總面積184平方公里,盛產茶葉及各種中藥材。該鎮已建成以天麻、杜仲、白果、玄參、烏藥、黃姜為骨干的兩千余畝中藥材…[詳細] |
湘水鎮 | 8021人 | 87.9km2 | 湘水鎮位于縣城東南,距縣城32公里,屬淺山丘陵地帶。2011年撤村并組后,轄17個行政村、156個村民組。2011年末,轄區總戶數4214戶,總人口…[詳細] |
小南海鎮 | 7573人 | 181.5km2 | 小南海鎮位于南鄭縣東南部,地處川陜交界的巴山南麓。北與紅廟鎮接壤,南與西河鄉毗鄰,西與喜神壩相鄰,東與牟家壩鎮相連,鎮域面積242.48平方公里,有耕…[詳細] |
碑壩鎮 | 7954人 | 183.7km2 | 碑壩鎮位于南鄭縣東南巴山腹地米倉山南坡鐵船山下,距四川溶洞之鄉諾水河風景區25公里,漢通公路(又稱紅軍路)、朱白公路穿鎮而過,是通往川東北的要塞重鎮…[詳細] |
黎坪鎮 | 5397人 | 28.4km2 | 黎坪鎮位于南鄭縣境西部,東接四川省旺蒼縣鼓城鎮,北臨勉縣漆樹壩鎮,西南與寧強縣二郎壩鎮接壤。政府駐地元壩子,距縣城6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屬高寒…[詳細] |
福成鎮 | 3569人 | 72.4km2 | 福成鎮位于南鄭縣東南端,東南與四川省通江縣諾水河鎮、西鄉縣大河鎮接壤,西北毗鄰碑壩鎮。境內物產豐富,礦產資源主要有鉛、鋅、銅、鐵、玉石為主,尤以鉛鋅礦…[詳細] |
兩河鎮 | 6782人 | 54.9km2 | 兩河鎮位于縣城西北部,鎮政府駐地三門集鎮,距縣城24公里。東與本縣新集鎮、濂水鎮為鄰,南與濂水鎮毗鄰,西與黃官鎮、元壩鎮相鄰,北與本縣新集鎮、勉縣阜川…[詳細] |
胡家營鎮 | 1.63萬人 | 49km2 | 胡家營鎮位于南鄭縣東部,東、南與圣水鎮、湘水鎮接壤,西、南跟牟家壩鎮和大河坎鎮毗鄰。2011年7月,在鄉鎮機構改革中,胡家營撤鄉建鎮。鎮政府駐地王河坎…[詳細] |
地名由來:
戰國秦武公十一年(前687)置南鄭縣,2017年8月設區,據《水經注》載:鄭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鄭名。
基本介紹:
南鄭區位于陜西省漢中市西南部,地處東經106°30ˊ--107°22ˊ,北緯32°24ˊ--33°7ˊ之間。縣域南部與四川省通江縣、旺倉縣接壤,邊界長度分別為48.7公里、94.2公里、15.8公里;西與陜西省寧強縣、勉縣為鄰,邊界長度分別為37公里、83公里;東與城固縣、西鄉縣毗連,邊界長度分別為79.3公里和39公里;北與漢中市漢臺區隔江想望,邊界長度為40公里,縣界總長度圍437公里。縣境東西最長直線距離83公里,南北79公里,全縣總面積2823平方公里。縣政府駐地城關鎮周家坪村,位于縣境北部,東北距漢中城12公里,距陜西省省會西安390公里(經佛坪、周至縣)。有跨省公路漢中~南江路穿城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南鄭區被確定為陜西省2023-2025年非遺特色示范縣(市、區)。
2023年11月,南鄭區被評定為2023年陜西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市。
2023年10月,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名單出爐,南鄭區入選。
2023年3月,命名為第一批陜西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2023年1月,南鄭區被命名為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市、區、旗)。
2022年2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認定南鄭區為國家級制種大縣(油菜)。
2021年11月,南鄭區被確定為第二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縣(區)。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南鄭區人口數量為46.6萬人,位列漢中市各縣區常住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位,位列陜西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4位。
歷史沿革:
南鄭其名始于春秋初年。
北魏延昌元年(512)分南鄭縣地置漢陰縣和廉水縣(治今濂水鎮),南朝梁大同中廢廉水縣入南鄭縣,北周至隋間廢漢陰縣入南鄭縣。
南宋紹興四年(1134)復置廉水縣,紹定六年(1233)復廢廉水縣入南鄭縣。
1914年屬漢中道。
1928年直屬省。
1949年屬陜南行署區。
1958年撤銷縣制,轄地劃歸漢中市。
1961年分漢中市漢江以南地于周家坪復設南鄭縣,屬漢中專區。
1969年屬漢中地區。
區劃: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 |